一、稻田养殖泥鳅技术要点如下:
1、稻田的选择:选择保水性能好、渗漏速度慢、水深保持20厘米以上的稻田,低洼田、塘田、岔沟田为宜。水源清新、无污染、排灌方便、光照充足,土质以粘性土壤、高度熟化、肥力较高的为佳。
2、防逃设施:田埂应高出田面60厘米,捶紧夯实,可用农膜插入泥中10厘米围护田埂。进、出水口处安装塑料网栏。
3、开挖鱼沟:鱼沟为十字形沟,挖在稻田中央,约占稻田面积的10%,沟深60厘米、宽90厘米,与进、出水口处畅通。
4、稻田施肥:插秧前每667平方米施有机肥300公斤,如猪羊粪、栏肥、人粪,主要施入沟内。根据稻、鳅生长情况补施速效化肥。
5、放养时间和密度:插秧后10天开始放养,苗种规格长3~4厘米,每667平方米放养2.5万尾左右。
6、投喂饲料和管理:每天投喂1~2次,以谷糠、麦麸及鱼类专用饲料等为宜,日投喂量4%~5%。适时调节稻田水位,防病治虫选择低毒农药。泥鳅长到10厘米,体重12克左右可捕捞出售。
二、稻田养鳝高产诀窍主要有以下六条。
(一)稻田整理:选择土壤肥沃、易滋生小动物的肥泥田、浅脚烂泥田或山边坑底田。面积0.067公顷以内,防逃设施可采用砖墙或油毡纸防逃法,开围沟和厢沟,沟宽0.5米、深25至30厘米,沟相通,进、出水口拦挡。
(二)鳝种放养:稻田翻犁结束后至插秧前放养,选投无病无伤、规格一致的个体,每0.067公顷稻田投放平均尾重20克的幼鳝1000至1200尾。
(三)饵料投喂:主要有蚯蚓、蝇蛆、小鱼虾、动物内脏、屠宰下脚料和瓜果皮,必要时适当搭配麸皮、米糠、豆饼等。投喂时间16时至18时,投喂量2%-3%。
(四)日常管理:根据水稻各生育期需水特点调节田水,经常下田观察鳝鱼摄食和生长发育情况,选择低毒无残留的肥(药),经常检查防逃设施。
(五)疾病防治:主要防治细菌性皮肤病和水霉病,使用生石灰、磺胺噻唑、小苏打、硫酸铜进行防治。
(六)捕捞:待80%个体长到100克以上时捕捞,秋末和早春进行,采用灌水篓网诱捕或排水搁田、用双齿锄挖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