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蓝猝倒病发病原因是什么?

发布日期:2021-11-11 07:15

病菌虽喜34℃高温(30~36℃),但土温15~20℃时繁殖最快,在8~9℃低温条件下也可生长。当苗床温度低,幼苗生长缓慢,再遇高湿,则感病期拉长,特别是在局部有滴水时,很易发生猝倒病。苗床内高湿低温的条件有利于发病,土壤温度15~16℃时病菌繁殖很快,超过30℃时病菌受到抑制。土温10℃左右最适发病。苗床灌水后积水窝或棚顶滴水处常是发病中心,甘蓝、洋葱、芹菜等喜低温菜苗,在床温较高和湿度大时发病较多。一般在苗期阴雨天多、光照不足、播种过密、分苗间苗不及时、苗床保温差、土壤湿度过大,猝倒病发生为害较重。尤其苗期遇有连续阴雨雾天,光照不足,幼苗生长衰弱发病重。当幼苗皮层木栓化后,真叶长出,则逐步进入抗病阶段。病菌以卵孢子或菌丝在土壤中及病残体上越冬,并可在土壤中长期存活。主要靠雨水、喷淋而传播,带菌的有机肥和农具也能传病。病菌在土温15~16℃时繁殖最快,适宜发病地温为10℃,故早春苗床温度低、湿度大时利于发病。光照不足,播种过密,幼苗徒长往往发病较重。浇水后积水处或薄膜滴水处,最易发病而成为发病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