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生育周期管理技术

发布日期:2019-08-18 18:57

1、发芽期从块茎上的芽开始萌发到幼苗出土,是马铃薯的发芽期。幼苗出土时,地下主茎有明显伸长的6~8个节,所以发芽期的生长以地下主茎生长为主,并包含以后茎叶的分化,是马铃薯扎根、结薯、保证后期茎叶健壮生长发育的基础,也是构成产量的基础。块茎萌发出苗的时间与土温有关,土壤10厘米深度温度达到13~15℃时,从播种到出苗,需25~30天。块茎萌发时所需的营养和水分,主要由种薯本身提供。

2、幼苗期从幼苗出土到现蕾一般为20~25天,此期为幼苗期。出苗之初茎叶生长量不大,但展叶速度很快。出苗一周后主茎的地下部的叶腋处就发生匍匐枝,半月左右地上主茎形成6~8片叶(第一叶序),此期为幼苗的前期,管理上要抓紧中耕促根,追肥壮稞。此后茎叶的生长量猛增,并开始形成侧枝,待主茎上叶片分化到12~16片后,顶芽便进入孕蕾期。地上部分出现花蕾时,地下匍匐茎已有一定数目,而且匍匐茎的顶端开始膨大,此期为幼苗期的后期,也称为发稞期,要促控结合,秧稞健壮,但不徒长。

幼苗期是以茎叶生长为中心的时期,也是为开花结实、块茎形成和淀粉积累奠定基础的时期。幼苗期生长要求的温度为21℃,需要充分的光照、适宜的土壤水分(土壤含水量占田间最大持水量的60%)和丰富的氮素供应,所以栽培上应以促根、壮秧为中心,要早追肥、早灌水(尤其对早熟品种),多次中耕,疏松土壤,促使幼苗迅速生长和根系发育,并限制茎叶徒长,为地下块茎丰收打下良好的基础。

3、产品器官形成期马铃薯产品器官形成期,又可分为三个时期。

(1)块茎形成期(现蕾期):从现蕾到开花为块茎形成期,地上部现蕾是地下部块茎开始形成的标志,块茎的数目也是在这个时期确定的。此期是由茎叶生长为中心转向块茎的生长为中心的转折点,从现蕾到开花这段时期,主茎和侧枝并茂,花的发育迅速,块茎不断膨大。所以这个阶段的生长中存在养分的制造、消耗和贮藏之间的矛盾,栽培上应采取促进与控制相结合的方法,以保证这三个过程的协调进行。

(2)块茎形成盛期(开花期):从开花始期到开花末期,也正是块茎体积和重量快速增长的时期,尤其是在开花盛期。这时叶面积已经扩大到高峰,光合作用非常旺盛,对水分和养分的要求也是一生中最多的时期,并主要往块茎输送积累,一般在花后15天左右,块茎膨大速度最快,每天每株增重达20~40克左右,大约有一半的产量是在此期完成的。块茎形成期的长短与产量关系十分密切,主要受温度、土壤水分和养分供应的制约。因此,开花期管理,应以保秧保薯为主,加强水肥管理,通过调整播种期来利用适宜的昼夜温差,并保持土层松软湿润,而地上茎、叶壮旺而不衰,促进养分转移。

4、块茎形成末期(淀粉积累期)当开花结实结束,茎叶生长缓慢乃至停止,下部叶片开始枯黄,即标志着块茎进入形成末期。此期以积累淀粉为中心,地上部制造和贮存的养分向块茎中转移,体积虽然不在增大,重量却继续增加,淀粉、蛋白质和灰分也增加。同时块茎周皮层的木栓组织增厚,内外气体交换困难,逐渐进入休眠期。块茎形成后期要求土壤湿度适中,光照充足,防止叶片早衰,促进养分转运。

5、休眠期块茎的休眠是马铃薯在长期系统发育过程中形成的特征,休眠原因主要是新收获的块茎外层生有很密的栓层细胞,阻止空气的透入,使呼吸减弱从而引起整个生理代谢过程减弱,使芽眼部分不能获得所需要的营养物质而进行休眠。当然,由于块茎内产生一种抑制芽的生长锥的细胞进行分裂和生长的植物激素——脱落酸,是造成块茎休眠的另一个原因。休眠期的长短,因品种而异,休眠期长的可达3个月以上,休眠期短的约1~2个月。不同品种不但休眠期长短有区别,而且休眠强度也不一样,多数品种在成熟期后20天以内,休眠强度很大,休眠不易打破。休眠期越短,块茎越不耐贮存,休眠期越长,块茎越耐贮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