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主菜用大豆、大豆、茄子、玉米、高粱、水稻、小麦、无花果。
为害特点成、若虫吸食大豆茎、叶柄、芽和荚上的汁液,致植株结荚少,籽粒不饱满。
形态特征成虫体长4.5~5.6mm,宽3.3~3.8mm,头部全黑色,少数个体头基部具浅色短纵纹,喙浅黄色,长达后胸端部。触角浅黄褐色,具5节。前胸背板侧角短,背板的胝区黑斑前缘可达前胸背板的前缘,小盾片末端多无明显的锚形浅色斑,在小盾片基角具2个黄白光滑的小圆斑。胸部腹面污白色,密布黑色点刻,腹部腹面黑色,节间明显,气门黑褐色。足淡褐色。密布黑色小点刻。
生活习性山西年生4代,以成虫在杂草丛中、枯枝落叶下越冬,翌年3~4月开始活动为害,卵产于叶背面、穗芒或托叶上,数十粒排成1~2纵行,有的不规则,成虫有趋光性。江苏、福建8月中旬至9月中旬,成虫爬行在大豆荚或叶柄上,不爱飞行。
防治方法(1)成虫集中越冬或出蛰后集中为害时,利用成虫的假死性,振动植株,使虫落地,迅速收集杀死。(2)发生严重的喷洒52.25%毒死蜱.氯氰菊酯乳油1000倍液、20%灭多威乳油1500倍液、10%高效氯氰菊酯乳油1500倍液、50%马拉硫磷乳油800倍液、2.5%敌杀死乳油4000倍液、25%除虫脲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50%杀螟松乳油600—800倍液、20%杀灭菊脂3000倍液、BT乳剂400倍液、48%乐斯本乳油1000—1500倍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