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梅高位嫁接的技术要领

发布日期:2019-05-20 21:55

杨梅高位嫁接技术主要应用于老龄杨梅的更新换种和劣种杨梅的更新换代。通过采用马蹄形、长穗和全包膜切接方法,可使嫁接成活率达80%以上。高接后经合理管护,树冠可迅速恢复生长,3年即能投产。

一、技术要领

1.截干时间:适宜在8月份进行,此时发生的秋梢可以安全越冬;9月以后更新发生的枝梢较幼嫩,易受冻害;春季更新则伤流过大,不利抽枝。

2.嫁接时间:以惊蛰前后为宜,最迟不超过清明后10天。

3.接穗选择:

选用国家鉴定认定的品种,建议以当地优质乌酥梅、凹蒂乌酥梅等为主,可适当引种浙江东魁、荸荠等品种。

选择高产优质壮年树冠外围2~3年生充实枝条,粗0.8~1.5厘米,长5~6厘米。

避免选用使用过多效唑的母株枝条。

4.嫁接方法:

采用马蹄形、长穗和全包膜切接法。

接穗长度7~10厘米,要求削面平滑(正面2~3厘米,背面0.5~1厘米)。

选择树冠高度2米以内、粗度3~4厘米的侧枝进行高接,下部留5%辅养枝。

10年以上大树可接20~25个接穗,幼树接10~15个,接头间距50厘米以上。

二、接后管护措施

1.检查成活:嫁接20天后检查,保持新鲜的接穗表明成活,注意及时破膜露芽。

2.松膜换膜:8~9月选择晴天松膜,对未牢固的结合部重新包扎。

3.及时除萌:生长旺期每隔10天抹除砧干萌蘖。

4.防风支撑:夏梢抽生后对旺枝立支柱加固。

5.夏季整形:

第一次摘心在梢长20厘米时进行。

第二次在新梢留2~4个芽,长至20厘米再摘心。

6.合理施肥:

春季每株施含硫复合肥1~1.5公斤。

夏季(6~7月)每株施腐熟有机肥20公斤、草木灰20公斤及客土50~100公斤。

接穗展叶后喷施叶面肥2~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