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雀花高产栽培技术

发布日期:2019-05-06 03:20

金雀花丰产栽培技术

一、金雀花简介

金雀花又名金孔雀、金鹊花,属豆科蝶形花科锦鸡儿属,落叶小灌木,丛生,株高1.5—2.2米,株棚呈松散型。广泛分布于我省的保山、大理、红河、曲靖、昆明和楚雄等地市的海拔1500—2000米的区域,以及四川、重庆、广西、江西等省区。

其根皮和花可入药,根具有解热、通淋、去湿、滋阴补肾、益气养血等功效;花可用于治疗贫血、咳嗽等。花还可作蔬菜食用,风味独特,色味俱佳。金雀花集医疗、保健、食用、观赏为一体,极具种植开发前景。

金雀花为野生植物,耐旱、耐瘠,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可在田地边坡坎房前屋后作植物篱笆种植,也可净植栽培。

二、金雀花种苗繁殖

(一)扦插繁殖

1.扦插时间与方法

于每年的4—5月份,选取生长势强、粗壮无病害的一年或二年生枝条,按45度剪口剪成10至15公分长,用农膜或蜡封顶,每捆100支枝条扎捆保湿。

用0.25‰的高锰酸钾溶液快速消毒,随后用0.1克生根粉兑水15公斤浸枝条20—40分钟。

2.扦床准备

按1.5米开墒,墒宽1.2米,基质用黑沙土或砂质肥土,扦插前用清水浇透,再用1000倍50%多菌灵药液喷洒消毒。

3.扦插管理

按行距10—15公分、株距5公分扦插,入土6—7公分,露出3—4个叶腋。

扦插后覆盖稻草或薄膜,保持温度19—29°C,避免超过34°C。

15—20天生根后,每隔10天施一次清粪水,注意防治菌核病和虫害。

(二)分株繁殖

利用二年或三年生植株地表的侧枝或支根的潜伏芽进行分株繁殖。挖取有潜伏芽的根系,分切成10—15公分长的根段,用0.1克生根粉浸根20分钟后育于苗床或直接栽植。该方法简便易行,成活率高。

三、金雀花丰产栽培技术

(一)整地与定植

1.整地方式

平地:按行距100—150公分、沟深60公分、宽60公分开挖定植沟。

山坡地:按100—120公分开挖小台地,沟深和宽均为50公分。

田地边坡坎(植物篱笆):按塘距20—30公分、行距70—80公分、塘深30公分挖定植塘。

2.定植规格

水源条件好的地区可在12月至1月定植;无灌溉条件的地区应在雨季来临前15—20天定植。

平地株距30—60公分,每亩1000—2000株;山坡地株距20—40公分,每亩1500—3000株;田地边坡坎每亩3170—4160株。

(二)田间管理

1.灌水

雨季30—40天无降雨时应补灌;冬春季节灌水2—3次,立春后每20天灌水一次,以提高开花率。

2.中耕除草

定植当年注重除草,可采用中耕或化学除草(如克无踪)。夏秋季节中耕3—4次。

3.施肥

冬春季或采花后每亩施农家肥1500—2000公斤、过磷酸钙40—50公斤、硫酸钾10—20公斤,混合后沟施覆土。

4.修剪与整型

定植第二年春季开始修剪,保持植株高度1.5—1.8米,修剪过密枝条,保留秋梢作为次年花枝,促进通风透光。

(三)病虫害防治

1.树花防治

每年冬春用石硫合剂喷雾防治寄生于茎杆的树花,严重时剪除病枝烧毁。

2.虫害防治

细蚂蚁危害根系,用蚂蚁净或来福灵防治;蚜虫可用低毒药剂防治。

四、采收

当花蕾花瓣稍张开,呈淡黄色时,应及时采摘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