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防治山药黑斑病的措施包括:选用抗病品种,并合理布局,每隔2~3年轮换品种,注意品种的提纯复壮。轮作可减轻或避免山药茎腐病和根结线虫危害,与玉米、小麦、萝卜、西瓜等不被侵染的作物至少3年轮作1次,常年栽培山药的老区应1年轮作1次,有条件地区可实行水早轮作,防治效果更好。施肥、灌溉方面,山药为喜肥作物,在整地时必须施腐熟的有机肥,增施磷、钾肥利于山药增强抵抗病原菌的能力,施氮肥过多易造成植株徒长,茎叶组织柔嫩,易得山药炭疽病。浇水原则是“不旱不浇”,用清洁水源,一定要浇透,田内不能有积水,雨季应及时排水,以免造成根部腐烂。田面清理方面,田间杂草最好人工铲除,将发病山药的叶、茎及时摘除,可减少病原物再次侵染。在山药收获时,遗留在地面上的病残体、杂草、腐烂茎要集中烧毁或者带到田外深埋,减少越冬病原物。此外,对种子进行消毒,播种时用50%多菌灵600倍液浸种,培育壮苗,少施氮肥。若不幸染病,在发病初期可以选用7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50%扑海因1000倍液等交替进行叶面喷雾,每7天一次,连续3~4次,控制病害扩散蔓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