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时收获,避免机械伤害。夏薯要在霜降前后收完,秋薯要在立冬前收完,要选晴天收获,挖薯时尽量减少或避免产生伤口。精选健薯,做到安全入窖。在红薯入窖前要精选,淘汰病、残、烂薯,水气晾干后入窖,尽量用新窖。旧窖用前要把窖内旧土铲除露出新土,也可每平方米用硫磺15克进行熏蒸消毒杀菌。加强管理,降湿、保温和通风。贮藏前期,即入窖后30天内,由于薯块生命活力旺盛,呼吸强度大,放出大量的热量、水汽和二氧化碳,从而形成高温高湿的环境条件。对窖贮甘薯应据甘薯生理反应及气温和窖温变化进行三个阶段管理。一是贮藏初期,即甘薯发干期,甘薯入窖10一28天应打开窖门换气,待窖内薯堆温度降至12—14℃时可把窖门关上。二是贮藏中期,即12月至翌年2月低温期,应注意保温防冻,窖温保持在10—14℃,不要低于10℃。三是贮藏后期,即变温期,从3月份起要经常检查窖温,及时放风或关门,使窖温保持在10一14℃之间。染病初期,薯块表面出现灰白色霉,逐渐变暗变黑,病部呈淡褐色水浸状。发展后,病部生出大量灰黑色菌丝。病部逐渐扩大,形成一大片霉毛。经2~3天整个块根即呈软腐状,并散发出难闻的臭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