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菌在土壤粪肥和病残体中越冬,次年随雨水、气流传播再侵染,气温25℃—30℃,相对湿度80%以上发病重,通风透光差发病重。北方寒冷地区该菌以卵孢子在病残体上和土壤中越冬,种子上不能越冬,菌丝因耐寒性差也不能成为初侵染源;在南方温暖地区病菌主要以卵孢子、厚垣孢子在病残体或土壤及种子上越冬,其中土壤中病残体带菌率高,是主要初侵染源。疫病的带菌主要是土壤、种子和病残体。防治方法包括合理轮作、选早熟抗病品种、加强田间管理控制湿度,以及在播种前用甲霜灵拌种。
病菌在土壤粪肥和病残体中越冬,次年随雨水、气流传播再侵染,气温25℃—30℃,相对湿度80%以上发病重,通风透光差发病重。北方寒冷地区该菌以卵孢子在病残体上和土壤中越冬,种子上不能越冬,菌丝因耐寒性差也不能成为初侵染源;在南方温暖地区病菌主要以卵孢子、厚垣孢子在病残体或土壤及种子上越冬,其中土壤中病残体带菌率高,是主要初侵染源。疫病的带菌主要是土壤、种子和病残体。防治方法包括合理轮作、选早熟抗病品种、加强田间管理控制湿度,以及在播种前用甲霜灵拌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