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白菜软腐病是细菌性病害,主要通过伤口传播,借助风雨水流进行扩散传播。致病细菌为软腐细菌,普遍存在于土壤中,靠雨水和灌溉水传播,病菌只有与白菜伤口接触才能侵染发病。白菜品种不同,对软腐病的抗病性也不一样,防治上可选用抗病品种。白菜软腐病的抗性与对病毒病和霜霉病的抗性一致。软腐病的发生与黄条跳甲、地蛆、菜青虫等田间害虫及人为或自然造成的伤口多少、黑腐病等有关。白菜的伤口主要包括自然裂口、虫伤病痕及机械伤,其中叶柄上以纵裂居多,是病害侵入的主要途径。白菜包心期抵抗力降低,若遇雨低温(15~25℃),软腐病易流行。久旱遇雨、蹲苗过度、浇水过量都会造成伤口而发病。地表积水、土壤缺氧不利于白菜根系发育或伤口木栓化,导致发病加重。此外,发病还与白菜品种、茬口、播期有关,连作地、低洼地及播种早的发病重。软腐病是土传病害,病菌在种子、病残体、土壤或农家肥中越冬,次年借气流、风雨、浂水、昆虫、农事活动传播蔓延,持续阴雨天和暴风雨后易发病,低洼易涝、积水贫瘠、排水不畅地块易发病蔓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