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样防治大蒜叶枯病?

发布日期:2021-02-02 15:38

大蒜叶枯病是一种真菌性病害。病菌主要以分生孢子和菌丝体随病残体在土中越冬,成为春播大蒜的初侵染源。春播大蒜收获后,散落田间及大蒜堆放场所等处遗弃的病残体,是秋播大蒜的初侵染源。该病田间传播主要靠气流、雨水,侵入途径为伤口和气孔。

综合防治措施包括:①及时清除田间病叶;②加强田间管理,采取配方施肥,增强寄主抗病性;③雨后及时排水,适当浇水,控制田间湿度;④发病初期可选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50%异菌脲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一般从4月上中旬开始,每隔10天喷1次,连续2~3次。在防治时适当加入微肥防效更为显著。

抗病品种病害的防治要以种植抗病品种为前提,加强栽培管理,适时辅以药剂治疗。农业防治中,最好是进行轮作倒茬,尤其是对往年发病重的重茬地,要与非葱蒜类作物实行三年以上轮作。如果没有条件进行轮作的话,除了在播种前对蒜种进行消毒杀菌处理外,还应该注意要及早防治。壮苗病害的防治,根本在于提高大蒜的抗病能力,在苗期要以控苗为主,适当进行蹲苗,培育壮苗。田间排水要采用高畦种植,进行合理排灌避免田间积水等。这种栽培方式在遇到连绵阴雨天气,最能显示出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