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性耕作是我国新出现的一项农业生产技术,此项技术在发展过程当中离不开农业机械的支持。而我国农业发展和保护性耕作间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在发展的过程中,如果两者中有一方较为落后,就会阻碍我国农业的发展,就无法使农业实现现代化这一发展目标。笔者主要对保护性耕作和农机化发展间存在的关系进行探究,并对其中存在的问题做了重点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解决方案。
保护耕作主要就是在农田中实施少耕或者免耕处理,并在地表上覆盖一些作物秸秆,防止水和风对地面造成侵蚀,提高土壤肥力,并且使土壤能够保持一定的水分以提高抗旱能力。此项农业生产技术对农机化的发展有着一定促进作用。
在推广保护性耕作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农机数量逐渐增多,没有充足的设备支持农业发展;没有配套的农艺;农民对保护性耕作这项技术不够关注。
要促进保护性耕作这项技术的推广,可以采取以下建议:首先,根据地区的不同实施相应指导,针对当地农业情况、地质情况来发展与当地实际情况相符合的技术规范;其次,由政府来支持此项技术,将推广费用划分到当地财政计划中,并建设示范区,给予购买农机的农户相应的农机补贴;再次,将农机与农艺有机的结合,对农业和机械的综合措施加以有效利用,提高众多农机具的质量;接着,研制高质量的农机具,把科技创新作为农业发展的重点,有效地解决免耕机械设备方面的问题;最后,对社会化服务制度加强重视,推动当地农业生产逐渐向市场迈进,使农机户可以获得到更多的经济效益。
总之,应用和推广保护性耕作这项技术需要农机化的支持。农业在发展中应有效分析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并对解决问题方面进行深入探索,使本地农业可以得到更好的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