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阐述农业机械中计算机技术、网络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及液压技术等新技术的应用情况,分析了农业机械技术的发展趋势,为农业机械设备的智能化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1 农业机械技术的应用
1.1 计算机技术
计算机视觉技术最早应用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的农业机械,主要用于农产品品质分级检验。随着图像处理和视觉模拟技术的发展,计算机视觉技术现已广泛应用于农产品播种、收割等作业。虽然在我国农业领域应用时间较短,但计算机视觉技术必将改变传统农业作业模式,为现代化农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1.2 网络信息技术
网络信息技术与地理信息系统有机结合,为农业生产提供高精度监控,并及时检测病虫害,通过定位系统进行田间作业。
1.3 液压技术
液压技术依托微电子技术和工业传感技术,通过电液控制手段实现负载与原动力的匹配,减少功率传输损耗,提高农业机械系统工作效率,完善机械设备系统特征,提升设备可靠性,符合环保标准。
1.4 人工智能技术
美国已将人工智能技术成功应用于农业机械,如研发激光拖拉机、机械内部导航装置等,可实时测定拖拉机运行方向及位置,根据地区土地信息制定种植方案、农药及种子数量等,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2 农业机械技术的发展趋势
2.1 推广农业机械产品技术
机电智能化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在农业机械中的运用,显著提高了农业机械的科技含量,有效提升了农业机械作业效率和农业生产效率。
2.2 提高农业资源利用率
提升农业资源开发利用率是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关键。如回收农业废弃物、普及无害化处理设备、运用无害化技术处理废水、推广有机肥料使用等。同时,发展节能型动力机械设备可有效避免资源浪费,提高农业资源整体利用效率。
2.3 提高农业机械产品质量监督水平
规范设计基本要求,全面提高农业产品质量。注重产品整体造型和外观,选用与农机设备相匹配的发电机及元件,确保设备耐久性。完成安装后,进行试运行,确保各项指标正常后方可投入使用,这是提高农业机械产品可靠性的前提。
2.4 加大政府补贴力度
各级地方政府应加大农业机械技术推广和培训力度。国家应将拖拉机、插秧机等农机具作为农具购置补贴重点,普及农业机械知识,有效推动农业机械化发展进程。
2.5 确保农业机械技术安全生产
加强安全监督管理和装备创建工作,加大农业机械安全投入,满足农业机械工作安全监督需求。将农业机械安全检验工作纳入各级县市政府财政预算,为农业机械安全生产提供保障。
随着高新技术在农业机械中的广泛应用,不仅提高了农业生产水平和效率,还促进了农业可持续发展。未来农业机械发展必将走向智能化。因此,操作人员需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全面推广农业机械新技术,真正实现我国农业机械智能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