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穗期是指从拔节到抽雄的阶段。此期玉米茎、叶生长非常旺盛,株高、茎粗迅速增大,同时雄穗和雌穗相继开粉分化,是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最并进的时期,也是高产栽培最关键的时期。县、乡全体农机人员要因地、因苗分类指导,加强田管。
一、浇水抗旱
玉米穗期遇旱影响玉米的正常发育,导致玉米生育进程趋缓、叶面积指数降低。小旱是丰年,大旱要减产,若遇旱要充分利用可用水源、机械、人力,组织灌溉,气象部门要抓住有利时机开展人工增雨作业。
二、追施攻穗肥
玉米大喇叭口期,亩追施尿素25公斤,沟施或穴施,以提高肥料利用率。
三、防治玉米螟
玉米螟是玉米生产上的主要害虫。防治适期玉米大喇叭口期(心叶末期)。一是生物防治,即亩用40ml苏芸金杆菌悬浮剂(BT杀虫剂)150-200克,按药:水:干细沙,1:2.5:25,拌细沙后均匀丢心。二是化学防治,亩用1.5%辛硫磷颗粒剂0.25公斤,掺细沙4公斤,混匀后滴入心叶,每株用量1.5-2克,或用80%敌敌畏乳油2000倍喷灌心叶防治。
四、适时防治病虫害
玉米生育后期,我县常发生大、小斑病、锈病等叶部病害及玉米螟、棉铃虫危害,加强病虫预测预报,及时发布病虫情报,科学指导防治。
五、大力推广玉米迟收增产技术
1、夏玉米迟收增产显著:玉米灌浆时间越长,灌浆强度越大,产量越高。据多年多点试验,平均增产率达10%以上。
2、夏玉米完熟期的特征:即苞叶干枯松散,乳线完全消失,籽粒完全硬化并呈现出本品种固有的色泽,脐部出现黑层。或玉米苞叶变黄10天后收获,此时收获产量高、品质优、商品性好。
3、玉米迟收利于机械化收获和晾晒:玉米未到完熟期利用机械收获,由于籽粒含水量高,易造成籽粒破碎,商品性差,产量低。完熟期收获玉米籽粒饱满,含水量较低,利于机械收获和晾晒,且不影响秋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