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蜜雪梨的品种来源
台湾蜜雪梨系台湾嘉义大学于1976年以新世纪×横山梨育成,1984年在台湾命名为台农种苗2号,商品名称为蜜雪梨。该品种新梢生长、开花和结果习性偏向于新世纪梨,同时带有横山梨个头大、适应性强的特点,对冬季低温需求量较低,仅需400-500个小时,在我国华南地区也可种植。其主要特性如下:
二、蜜雪梨的品种特性
新梢生长快、结果早,自花授粉结实率高,常出现球状结果,即一个混合芽常结5-6个果;
较早熟,果实成熟期为7月上中旬,从开花到果实成熟约需120天;
丰产、稳产性好,果大,平均单果重400克,最大果重700克;
果实渐圆形,果皮浅绿、光滑,果肉雪白、脆嫩,石细胞少,汁多香甜,爽口。削皮后果肉褐变缓慢,抗氧化性好。果心小,可食率高。可溶性固形物达11-13%,品质优,但不耐贮藏。
三、建园与种植
选地:蜜雪梨适应性强,对气候和土壤等条件要求不严,但应选择坡度小于20度,交通方便、远离“三废”,水源充足、但不易积水,阳光充足,土壤疏松肥沃、土层深厚,生态条件较好的地方建园。
建园:要做好山、水、园、林、路、房、猪舍、沼气池等的统筹安排。山顶要“戴帽”,园地要开成水平梯地,后有排水沟,前有埂,梯面向内倾斜,宽度视地形而定,一般以3-4米为宜,并做到表土回穴。定植:种植密度尽量稀些,平地4×4~5米,山地3.5×4~4.5米。种植时应把握“浅、舒、直、紧、湿”的原则。
四、注意事项
注意配置授粉树:主栽品种蜜雪梨与授粉树品种按4:1或8:1配置,也可在主栽品种树上高接授粉枝;授粉品种应选择与主栽品种亲和力强、经济性状好、花期相近、授粉能力好的品种,如:黄花梨、杭青、翠冠等。基肥应施足:定植穴的中下层填入稻草、杂草、谷皮、等粗有机质,每穴撒入石灰1公斤,上层施入腐熟的畜禽粪或厩肥10公斤,或用饼肥加钙镁磷肥1公斤与表土拌匀回填种植穴内,并整成高出畦面30厘米的定植墩。
栽植时间:在冬季落叶后至春季萌芽前,即11月下旬至翌年2月上旬为定植适期。栽植前剪除苗木根系受伤和霉烂部分,解开薄膜。根颈部以下用黄泥浆沾根,根颈部以上用4~5波美度石硫合剂浸湿消毒。
五、土壤管理
合理套种与覆盖;
扩穴改土,熟化土壤与深翻培土
草生栽培。
六、合理施肥
幼树施肥:幼树生长期以施速效氮肥为主,以培养树冠为主。所以应薄肥勤施,促进幼树新梢快速生长,加快树冠形成。定植后约一个月可恢复生长,可施第一次薄薄的尿水肥,随后每隔20-30天在离树干15-20厘米处施尿素30-50克,对水浇施;从7月份开始改为每20-30天撒施一次15:15:15的含硫优质复合肥,每株施100-200克,9月份开始停止施用速效肥。
结果树施肥
每生产100公斤梨果需纯氮0.8公斤、纯磷0.6公斤、纯钾0.8公斤,各种营养适宜比例为N:P2O5:K2O:CaO:MgO=1.00:0.30:0.80:1.00:0.40。因此结果树施肥,必须根据挂果情况与新梢生长情况进行科学施肥。
(1)花前肥:2月上中旬开花前,施速效肥料,株施15:15:15的含硫优质复合肥200-250克,雨前挖浅沟施或对水浇施。
(2)壮果肥:于4月下旬,也就是新梢旺盛生长后,果实第二次膨大前,以施速效氮肥为主,磷钾肥配合施用,施肥量视长梢及挂果情况而定。
(3)采果肥:梨果实成熟后叶片养分的变化,以氮、钾较大。因此,采收后10-15天内应及时采取施速效氮肥,配合速效钾肥,施用量氮肥为全年的10%-15%,一般株施尿素100-200克、硫酸钾100-150克,以利恢复树势,避免过早落叶。但施肥量不宜过大,否则引起秋梢大量生长,造成贮藏养分不足,花芽瘦弱,影响花的质量。
(4)基肥:在9月中旬至10月下旬,以有机肥为主。可结合冬季深翻撒施,也可开沟施后覆土。
五、水分管理
梨树叶片大,需水量大,素有“旱枣涝梨”之说,因此,夏秋干旱季节要做好树盘覆盖、浇水等工作,有条件的可安装微喷灌、沼液滴灌等设施,山地果园一定要挖竹节沟,建蓄水池。注意采后灌水,冬季寒潮来临前适当灌水。
春夏梅雨季节或遇暴雨、台风雨要及时排水。采收前20天适当控制水份,有力提高果实含糖量。
六、科学整形修剪
1、整形:
台湾高干棚架栽培模式:树干留1.2米高,分枝3-5个形成主枝,根据设立的永久密度,在株、行距的外围四周分别立一柱,用钢绞线固定搭架,形成棚架式栽培。该方法树冠分枝高,改善了树体的光照条件;便于果园土壤施肥和除草等管理;抗风能力强,可减少落果;有利于推广机械化作业,减轻劳动强度;产量高,品质好。但树体管理不方便,如喷药、套袋、采果和修剪等,在大陆山区台风影响小,较少采用。
梨棚架式栽培
低干多主枝开心形(倒伞形)栽培模式:
苗木定植后,留干60-80厘米,促其形成3-5个主枝,最低主枝离地面40厘米以上。当新梢长至60-80厘米时进行摘心,并对主枝进行拉枝,拉枝角度60°左右为宜,并用竹竿固定,拉枝时要把树冠空间配置好。该树型当年易形成大量花芽,第2年进入挂果,第3年株产可达15-20公斤。因此,被称为速生、早结,丰产树冠,较受果农欢迎。
倒伞型
疏散分层形栽培模式:
属传统树形。苗木定植后,留干60-80厘米,促其形成3-4个分枝为第一层主枝,其中选留顶端直立的枝条作为中心干,当中心干长至100-120厘米时进行摘心,促其抽发2-3个分枝作为第二层主枝,对主枝同样要进行拉枝,注意要把第一、第二层主枝空间相互错开。不论什么树型,主枝剪口芽留外芽,剪口下第三、第四芽发出的枝条可选作副主枝。该树型树冠高大,较易整形,产量高,经济寿命长,缺点是光照条件较差,管理比较不方便。
2、修剪
幼树生长期:抹去砧木萌蘖,对抽发无力的新梢进行摘心,营养枝留60~80厘米长摘心或扭枝,对主枝进行拉枝。
盛果期:应因树制宜,删密留疏,控制行间交叉,保持侧枝梢均匀,立体结果,保持树体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相对平衡,叶果比控制在35~40:1。多花树重剪,少花树轻剪;删除密生枝和细弱枝,剪除枯枝、病虫枝、交叉重叠枝。
衰老树:回缩衰退的副枝,轮换更新,疏除侧枝;修剪时先大枝后小枝、先上后下、先内后外。
七、花果管理
人工授粉:花期放蜂或选择晴天采集授粉树上花粉,用毛笔蘸花粉涂于花柱上提高授粉率。
保花保果:一般不需要,碰到个别年份气候不好时结合根外追肥进行,最好不用含激素类肥料。在3月上旬至4月下旬,喷0.1%一0.2%硼砂溶液或根外追肥补充营养元素或微量元素保花保果,若选用生长调节剂保果可在谢花后喷1~2次,每次间隔15天。或在幼果膨大期喷施0.3%尿素、0.2%磷酸二氢钾,或花果营养液或氨基酸等叶面肥。
疏花疏果
疏花:在花蕾期疏花,疏密留稀、疏弱留强,疏腋花芽、留顶花芽,疏中长果枝顶花芽、留短果枝花芽,每一花序中留边花、疏中心花。
疏果:疏果在落花10~15天进行,疏小果、留大果;疏病虫果、畸形果,留好果;疏中心果、留边果;疏远离骨干枝果,留靠近骨干枝果。最后根据树冠大小、树体树势情况,疏去过密果,叶果比控制在35~40:1。
花期产期调节
花期提前法:
在萌芽前1个月,喷施2%多美酯(氰胺),可提前蜜雪梨、翠冠梨的花期2~3天,花期缩短2~3天。
延迟开花法:
在上年的秋季落叶前喷布100mg/kg赤霉素GA3可以延迟梨树开花8~10天(日、韩)。
果实套袋
在落花后15—30天进行初期套袋,套白色透光小果袋,5月上中旬换套大果袋。套袋时先套上部果后套下部果,1果1袋。套袋前要先喷杀虫杀菌剂2次(谢花2/3时喷1次、隔6天后再喷1次),可喷世高2000倍液加蚜虱净1500倍液或天力2号生物杀虫剂1500倍液,严禁使用有机磷乳油、油剂或粉剂农药。
奈米材质制成的防水吸湿透气果实保护袋,让几乎都长成褐皮的玉金香梨外表洁净没有锈斑。
以特制套袋突破生态限制,在台湾中部平地也能产
生晶莹洁净翠绿果实,成熟后呈现金黄色的外观。绿皮梨需要高新科技及较多细心照顾才能生产无瑕疵高价果实。
八、病虫综合防治
梨树主要病害有锈病、轮纹病、黑星病、黑斑病、炭疽病等,主要虫害有梨小食心虫、梨网蝽、梨木虱、梨圆蚧等。防治方法应以农业防治、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综合防治措施,根据主要病虫害的防治标准和适期,选择使用不同药剂和方法进行防治。大力推广“四个一”无公害栽培综合配套技术。农业防治
严格执行国家规定的植物检疫制度,防止检疫性病虫蔓延传播;选用无病苗木栽植,营造防护林,合理套种和生草栽培,形成良好的果园生态环境;选用抗性品种,提高品种的抗逆性;加强栽培管理,增施有机肥,增强树势,提高树体自身抗病虫能力;铲除梨园周围病虫寄生植物,冬季认真清园。生物防治
改善果园生态环境,保护和利用自然天敌,创造天敌的繁殖条件;人工释放天敌,以虫治虫,以菌治虫;应用生物源农药和矿物源农药,如Bt(苏云金杆菌)、阿维菌素、烟碱、苦参碱、鱼藤酮、石硫合剂、松脂合剂、机油乳剂、柴油乳油等,减少化学农药应用,降低环境污染。物理防治
应用频振式杀虫灯诱杀吸果夜蛾、金龟子、卷叶蛾等;应用性诱剂诱杀桔小食蝇的雄成虫;利用吸果夜蛾、拟小黄卷叶蛾等害虫对糖、酒、醋液有趋化性,在糖、酒、醋液中加入农药诱杀;应用黄板诱集蚜虫、木虱等小体型害虫。
化学防治
一要加强病虫的测报,掌握病虫发生动态,达到防治指标时对症用药;二要选择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尽量选用病虫兼治的农药,推荐使用生物源农药、矿物源农药;三要严格禁止使用高毒、高残毒或三致(致癌、致畸、致突变)作用的药剂,限制使用中等毒性以上的药剂;四要注意轮换用药,每年每种药剂最多使用2次;五要严格遵守药剂使用安全间隔期。
九、果实采收及贮藏保鲜
蜜雪梨果实水分含量高,又在7月份高温季节成熟,因此,果实贮藏性较差,为了最大限度减缓梨后熟进程,延长保质期,提倡适时采摘,当果皮底色由绿转黄绿色,果肉转雪白,肉质松脆,甜度适中时,即可用果剪采摘,通过调节采摘期,可延长鲜果供应期10-20天。采后应及时分级包装,冷藏运输上市。
采摘时间和方法:应选择在清晨气温较低时进行,一般早上5-9时为宜,不要在烈日下采摘。采摘时要保持果皮完整无损,连套袋一起摘下,做到轻拿轻放,尽量减少果皮碰伤和擦伤。
采后处理:首先脱去套袋,再按果径大小、果形、果色和重量等进行分级,用泡沫网袋单果套袋,做到各级别果均匀一致。分级包装后即上市,若要远距离调运,须用冷藏车运输,如用普通车运输,最好多制些冰块(可用塑料瓶装水结冰后)放置果箱之间,以降低车箱内温度。蜜雪梨较不耐贮藏,应在3—5℃冷库或恒温库中贮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