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掌藤和鹅掌柴的区别有哪些?

发布日期:2019-11-03 10:00

鹅掌藤为五加科鹅掌柴属灌木植物,分布于中国的台湾、广西、广东等地区,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入药有行气止痛、活血消肿的疗效,在民间常被用于治疗风湿性关节炎和骨痛骨折等等。鹅掌藤与它一字之差的鹅掌柴是什么关系呢?它们是同一种植物吗?

鹅掌藤叶有小叶7~9,稀5~6或10;叶柄纤细,长12~18厘米,无毛;小叶片革质,倒卵状长圆形或长圆形,长6~10厘米,宽1.5~3.5厘米,先端急尖或钝形,稀短渐尖,基部渐狭或钝形,上面深绿色,有光泽,下面灰绿色,两面均无毛,边缘全缘,中脉仅在下面隆起。

鹅掌柴叶有小叶6~9,最多至11;叶柄长15~30厘米;小叶片纸质至革质,椭圆形、长圆状椭圆形或倒卵状椭圆形,长9~17厘米,宽3~5厘米,幼时密生星状短柔毛,后毛渐脱落,除下面沿中脉和脉腋间外均无毛,或全部无毛,先端急尖或短渐尖,稀圆形,基部渐狭,楔形或钝形。

鹅掌藤产于中国台湾、广西(防城)及广东(海南岛保亭、崖县、澄迈)。鹅掌柴广泛分布于中国西藏(察隅)、云南、广西、广东、浙江、福建和台湾,为热带、亚热带地区常绿阔叶林常见的植物,有时也生于阳坡上,海拔100~2100米。日本、越南和印度也有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