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梧桐霉斑病在信阳、开封、郑州等地广泛分布,对实生苗造成严重危害,常导致苗圃缺苗断垄。病害主要发生在叶片上,病叶背面形成灰褐色或黑褐色霉层,小的直径0.5-1mm,大的2-5mm,呈胶着状,相应的叶正面出现近圆形褐色病斑。
病原菌为法国梧桐尾孢菌,已知有三个异名,其中CercsporaplatanfoliEll为常见病原。该病菌以蛹孢型分生孢在病落叶上越冬,5月下旬开始在实生苗上发病,6-7月为盛期,11月停止。夏秋季多雨、实生苗木幼小或过密时发病严重,而插条苗和幼树受害较轻,大树上尚未发现该病发生。
防治措施包括换茬播种育苗或使用插条育苗法,避免重茬播种育苗。秋季应收集并烧毁留床苗落叶,减少越冬菌源。5月下旬至7月期间,对实生苗喷施1:2:200倍波尔多液2-3次,特别是喷克菌、阿米西达等对真菌病害特效的药剂,确保药液喷到实生苗叶背面,以有效防治该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