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期间花卉栽培的口诀

发布日期:2019-08-22 04:00

温度是花卉栽培重要的环境条件,直接控制花卉的生长发育和开花结实。每种花卉都有一个最高生存温度,高于这个温度可能引起灼伤或死亡。根据多年实践,花木预防高温的“四字诀”简述如下:

一是“遮”。即遮荫防强光。高温与强光几乎同时出现,遮蔽强光能有效降低温度。对怕高温和强光的花卉如吊钟海棠、仙客来、兰花等,在夏季适当遮荫或放在荫棚下养护,为其提供凉爽环境。不具备条件时,可采用白天移入室内遮荫降温,夜晚移到室外接露水通风的办法。

二是“洒”。即洒水增湿降温。盛夏时节,向放置盆花的场地四周洒水和叶面喷水,可增加湿度,降低温度,减少叶面蒸发,增强花卉抗干旱能力。洒水后地面温度能立即降低1至5℃,喷水后叶面温度可下降1至2℃。洒水时,不可在炎热的中午或向已开始萎蔫的盆花浇冷水,否则易引起“伤风”并加速其萎蔫或死亡。

三是“避”。即避雨防烂根。夏季雨多且大,持续时间长。降雨引起的急骤降温易损伤根毛,雨后盆内积水使根的呼吸作用受阻,易引起烂根,尤其是肉质根类花卉。因此,盛夏处于虚弱或半休眠状态的花卉应放在避雨处,露地花卉也应适当遮盖,雨后积水应及时排除。

四是“通”。即通风换气降温。花卉的呼吸和光合作用都需充足的新鲜空气。通风不良会使呼吸作用受阻,影响生长甚至引起死亡。夏季雨水多、温度高,通风不良时温度易上升,病虫害活动加强。解决办法是加强莳养场地通风,不断更换新鲜空气,降低温度和湿度。通风还能降低有害、有毒气体浓度。此外,应适当降低露地大田或花圃地花木的种植密度,进行合理的整形修剪,控制某些花木的徒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