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度调控
冬季,即便是在温暖的室内,也要保证花卉越冬温度较高,避免受冻。但并非温度越高越好,大部分花卉进入冬季后处于休眠或半休眠状态,温度过高会使生理活动增强,甚至叶芽萌发,消耗过多能量,反而不利于生长。因此,温度尽量控制在20℃以下。
此外,冬季光照较弱,应让花卉多晒太阳。每天接受3小时以上的阳光照射,不仅能提高温度,还有助于花卉来年生长。
肥水得当
冬季花卉生长缓慢甚至休眠,对养分和水分的需求降低。过量施肥会伤害根系,降低抗寒能力;浇水过多则会导致根系呼吸受阻,甚至引发烂根。因此,冬季只需提供少量肥水,维持花卉基本生命活动即可。
调节湿度
冬季空气干燥,加上空调、暖气的影响,湿度进一步降低。不同花卉对湿度的需求各异:茉莉、龟背竹、仙人掌类需空气湿度不低于50%;吊兰、文竹、石菖蒲等则需60%以上。若湿度过低,可通过喷雾等方式适当增加湿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