玫瑰茄别名洛神花、洛神葵等,属锦葵目,花萼杯状,淡紫色,花黄色,蒴果卵球形,疏被长柔毛,它的原产地是西非以及印度。目前我国的福建、广东、云南等地都有栽培,玫瑰茄中含有大量的有机酸,所以胃酸过多的人,尽量不要饮用。
玫瑰茄的形态特征:
玫瑰茄是一年生直立草本,高达2m,茎淡紫色,无毛。
叶异型,下部的叶卵形,不分裂,上部的叶掌状3深裂,裂片披针形,长2-8cm,宽5-15mm,具锯齿,先端钝或渐尖,基部圆形至宽楔形,两面均无毛,主脉3-5条,背面中肋具腺;叶柄长2-8cm,疏被长柔毛;托叶线形,长约1cm,疏被长柔毛。
花单,生于叶腋,近无梗;小苞片8-12,红色,肉质,披针形,长5-10mm,宽2-3毫米,疏被长硬毛,近顶端具刺状附属物,基部与萼合生;花萼杯状,淡紫色,直径约1cm,疏被刺和粗毛,基部1/3处合生,裂片5,三角状渐尖形,长1-2cm;花黄色,内面基部深红色,直径6-7cm。
形似草棉,直立,高达1米余,主干多分枝,花在夏秋间开放,花期长,花冠黄色,萼片和副萼玫瑰红色,茎、叶柄也常为淡玫瑰色,每当开花季节,红、绿、黄相间,十分美丽可爱。
玫瑰茄的生态习性:
玫瑰茄属热带、亚热带短日照作物,喜光,喜温,忌早霜,在25℃~30℃条件下生长最佳。
一般玫瑰茄在3-5月播种,9-11月采收,全生育期160-200天,对温度、湿度、光照、土壤条件等有一定的要求。
玫瑰茄属直根系,侧根发达,扎根深,耐旱不耐涝,适应性广。在中等或中下肥力的砂质壤土和ph6-8范围的土壤中生长良好;过于瘦薄、粘重的土壤生长不良。生长期中排水不良易染根腐病,烂根死亡。
玫瑰茄土壤适应性广,红黄壤、青紫泥、砾石沙土、粘涂种植均可成功,以半熟化黄泥土为好。可与矮秆作物如花生、豆类等作物或未投产的果树园等进行行间套种。
随温度升高,种子发芽时间缩短,发芽率增高。种子发芽最适温度为20-25℃,日平均温16℃开始发芽,营养生长要求22℃以上,10℃生长趋于停止。株高、茎粗营养生长高峰在7-8月,此时高温高湿达到玫瑰茄生长适宜条件。
玫瑰茄是强光性植物,种在密林树荫下,种植密度过大会导致植株高而杆细,分枝少,产量低,日照时数对现蕾开花期有明显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