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间作套种新技术
牡丹是一种重要的中药材,生长周期长,产量高,经济效益稳定。为提高经济效益,亳州市药材研究所成功研发了牡丹与农作物的间作套种技术,并面向全国推广。具体方法如下:
---
一、育苗方法
牡丹通常采用种子育苗移栽,育苗期为8-12月。
1.播种方式:采用条播,在整好的畦面上按行距10-15厘米、株距5-7厘米开3-4厘米深的沟,点播种子后覆湿润细土,轻微镇压后覆盖5-10厘米厚的麦草保墒。每亩用种量50-60千克。
2.苗期管理:次年解冻后(雨水至惊蛰期间)去除盖草。待幼苗出苗率达80%时,喷洒1:200波尔多液消毒苗床,促进根系生长,以备春季移栽。
---
二、移栽方法
移栽时间为9-11月。
1.栽植密度:按行距45-55厘米、株距35厘米挖坑,每坑栽2棵苗。栽时一手持苗分开,另一手填土至坑满,轻提苗使根部顺直(顶芽不露地面),捣实后覆土10厘米越冬。
---
三、间作套种技术
牡丹前3年生长缓慢,可间作套种提高收益:
1.前2年套种:
棉花:在牡丹行间栽一行棉花,株距40厘米,每两行牡丹留一条工作道。套种棉花产量与单作相当。
亦可套种大豆、玉米、蔬菜或其他药材,方法与棉花类似。
2.第3年:进入盛花期,可产种子130-160千克;第4年产量达200千克以上,同时可采收根茎药材,亩产干品550-650千克。
---
四、病虫害防治
牡丹生长期病虫害较少,若发现叶斑病或根腐病,可参考果树防治方法处理。
---
五、采收与加工
移栽后3-4年(8-10月)采挖:
1.黑丹皮:刨出根系去土,阴软后抽芯晒干。
2.粉丹皮(刮丹皮):刮去外皮后抽芯晒干。
优质标准:肉质厚、条粗长、无木心、断面粉白、香气浓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