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台县西部一群羊在长期圈养后,于4月1-2日曾在附近河潭边放养两次,随后4月6日开始发病,陆续死亡6只,皆为怀孕的母羊,表现症状为不吃食,不倒嚼,下痢与便秘交替发生,随后卧地不起,下颌部肿胀,尿液混浊、发黄,体表有蜱寄生,体温35℃以下,静脉采血后不久便死亡。
剖检后发现病死羊肌肉苍白,体表淋巴结肿大,腹腔液体增多,肠黏膜有少量的出血点,肝、脾、胆囊均明显肿大,并有出血点,心包液增多,心外膜及心冠脂肪有出血点。下颌间和前胸腹下水肿,真胃黏膜出血,在真胃内容物中有大量红白相间的毛发状线虫,长度为15-30毫米。
通过血液镜检发现红细胞内存在焦虫,真胃内的虫体确定为捻转血矛线虫。治疗方法包括使用丙硫苯咪唑驱虫,三氮脒深部肌肉注射,注射伊维菌素治蜱,同时配合抗生素治疗,并加强护理和补充精料。预防措施包括定期灭蜱、驱虫,避免在低湿度潮湿的地方放牧,定期清理羊圈舍,合理补饲精料,增强羊的抗病能力。药物治疗预防可选用贝尼尔注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