芹菜灰霉病症状,芹菜灰霉病的防治方法?

发布日期:2025-07-19 22:22

芹菜灰霉病的防治方法主要以农业防治和化学防治为主。首先实行换茬轮作,精细整地,施足充分腐熟的农家肥基肥,深沟高畦栽培,加强栽培管理,清洁田园,及时清除病残株。在棚内采用地膜全覆盖,对芹菜浇水,采用小水勤浇,从地膜下面灌水,或者采用滴灌技术。浇水的时间应选择在晴天上午进行,严禁大水漫灌,浇水之前采用1000倍液50%普海因可湿性粉剂+爱多收4000倍液,进行整株喷洒,浇完水之后进行适当的放风排潮,尽量的减少叶片产生露珠。

保护地芹菜采用生态防治法,加强通风管理。具体作法为变温管理:即晴天上午晚放风,使棚温迅速升高,当棚温升至33℃,再开始放顶风,31℃以上高温可减缓该菌孢子萌发速度,推迟产孢,降低产孢量。当棚温降至25℃以上,中午继续放风,使下午棚温保持在25~20℃;棚温降至20℃,关闭通风口以减缓夜间棚温下降,夜间棚温保持15~17℃;阴天打开通风口换气。浇水宜在上午进行,发病初期适当节制浇水,严防过量,每次浇水后,加强管理,防止结露。

发病初期及时喷药,选用50%的速克灵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65%硫菌·霉威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50%克菌丹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50%农利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50%异菌脲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50%多菌灵磺酸盐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进行喷雾。以茎基部和叶柄为重点施药部位,每隔7~10天喷1次,共3~4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