芹菜病毒病又叫芹菜花叶病,是芹菜种植过程中常见的一种病害,发生严重的地块减产30%左右,芹菜从苗期至成株期均可发病。芹菜一旦感染病毒病,严重影响芹菜的产量及品质,降低种植户们的经济效益。预防措施包括:
1.实行轮作。芹菜田的前茬最好选用豆科等与芹菜无共同病害的作物。
2.加强肥水管理。科学的肥水管理可使芹菜植株生长健壮,增强抗病能力。
3.防治蚜虫。灭蚜是预防病毒病传播的关键环节。从出苗到采收整个生育期间,都要搞好灭蚜工作,苗期灭蚜尤其重要。及早防治蚜虫,可选用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2000~3000倍液等喷雾防治。
4.清洁田园。及早清除田间杂草及病残体,发现病株及时拔除,并集中烧毁,以减少毒源。
5.化学防控。在病害发生初期,及时用20%盐酸吗啉胍可湿性粉剂500倍液、1.5%植病灵乳剂1000倍液或15%病毒必克可湿性粉剂700倍液喷雾,每隔7~10天喷1次,连喷2~3次。
6.适度密植。保持田间通风透光,及时排水,增施有机肥,避免偏施氮肥。
7.农业防治。现有芹菜品种中没有高抗品种,可选择较丰产而又抗病的芹菜优良品种,并且在没有发生病毒病的地块挑选健壮无病植株留种。适时播种,培育壮苗,定植以后加强田间肥水管理,促进根系生长发育,提高植株的抗病能力。定植前,淘汰感病植株。在夏季高温干旱季节育苗,要搭棚遮阳,整个生长期都应注意及时防治蚜虫。
8.药剂防治。可选用0.1%的高锰酸钾溶液,或20%病毒灵1000倍液,或抗毒素700倍液,或5406细胞分裂素300倍液,加双效灵400倍液,再加20%的磷酸二氢钾溶液的混合药液,在发病初期每隔7d用药1次,连续喷3—4次;也可用1.5%植病灵1000倍液,在苗期或发病前期防治,间隔10—15d用药一次,连续喷施3~5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