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原菌附着在种子表面越冬,成为来年发病的初侵染源。同时,可借带菌种子作远距离传播。病菌也可随病残株留在土壤里越冬,靠雨水、昆虫、农事作业等传到茎、叶、果实上,从气孔或伤口处侵入。辣椒疮痂病是种传性病害,种子带菌率很高。病原细菌主要在种子表面越冬,也可随病残体在田间越冬。旺长期易发生,病菌从叶片上的气孔侵入,潜育期3~5天;在潮湿情况下,病斑上产生的灰白色菌脓借雨水飞溅及昆虫作近距离传播。病原与植株叶片接触后,从气孔或伤口侵入,在细胞间繁殖,致使表皮组织增厚形成疮痂状。发病适温27~30℃,高温高湿条件时病害发生严重,多发生于7~8月份,尤其在暴风雨过后,容易形成发病高峰。高湿持续时间长,叶面结露对该病发生和流行至关重要。植株发病后,病部溢出菌脓液,重复传播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