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早疫病主要危害叶片,严重时也影响叶柄和茎。叶片染病后,病斑呈灰白色至黑褐色,圆形或近圆形,有时因叶脉限制呈多角形或不规则形,具同心轮纹,潮湿时病斑上生黑色霉层。病斑多时融合成大片枯斑,导致叶片局部或全部枯死。茎和叶柄染病,产生暗褐色稍凹陷的长条形或长梭形黑褐色病斑,有时有同心轮纹。块茎染病,皮下呈现淡褐色海绵状干腐。
防治方法包括农业防治和药剂防治。农业防治方面,选择肥沃的沙壤土或壤土种植马铃薯,确保旱能灌、涝能排。多施优质腐熟有机肥作基肥,播种时施氮磷钾复混肥作种肥,但不宜施用氯化钾。马铃薯开花现蕾时,喷施0.1%磷酸二氢钾。若植株徒长,可喷100ppm多效唑,促进健康生长,提高抗病力。重病地要与非茄科类蔬菜实行轮作。药剂防治方面,发病初期可选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7%可杀得可湿性微粒剂500倍液、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等喷雾防治,7-10天一次,连喷2-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