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小麦赤霉病的发病条件?

发布日期:2023-11-28 18:46

近年来,小麦赤霉病的发病趋势逐年加重,已成为影响小麦产量和质量的主要病害之一。防治赤霉病的关键在于抓住小麦抽穗扬花期的防治适期,以确保防治效果。

赤霉病病菌在小麦颖壳上寄生,导致麦穗腐烂。病菌以菌丝体形式在土壤中的小麦秸秆或其他植物残体上越冬,春季温度回升后产生大量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侵染小麦。病害的流行程度取决于有足够数量的菌原和阴雨天气条件。温度在15℃以上,如果阴雨日数超过50%,病害就可能流行;超过70%,可能大流行;而在40%以下则为轻发生。此外,如果有大量菌原存在,小麦抽穗扬花期连续阴雨3天以上,或有大雾及露水大的天气,气温保持在15℃以上,就有严重发生的可能。

为提高赤霉病的防治效果,农业技术人员需要做好预测预报工作,掌握最佳施药时间。目前,在黄淮南片麦区,多菌灵、甲基硫菌灵等苯并咪唑类杀菌剂已使用多年,防治效果显著下降。因此,建议轮换使用作用机制不同的杀菌剂,如丙硫菌唑、戊唑醇、氰烯菌酯、叶菌唑、氟唑菌酰羟胺等,以延缓病菌抗药性的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