芹菜灰霉病是一种由灰葡萄孢真菌引起的病害,主要侵害芹菜叶片。该病害通常在植株的心叶或下部有伤口的叶片、叶柄或枯黄衰弱的外叶先发病,最终导致叶片腐烂。灰葡萄孢属于半知菌亚门,是一种弱寄生菌,可在有机物上腐生。其发育适温为20~23℃,最高31℃,最低2℃。病害的发生需要高湿度条件,一般12月至翌年5月,气温20℃左右,相对湿度持续90%以上的多湿状态易发病。在1天中温度15~25℃,相对湿度超过85%持续8小时,也容易引发病害。
灰霉病的传播主要通过菌核在土壤中或以菌丝及分生孢子在病残体上越冬或越夏。翌春条件适宜时,菌核萌发,产生菌丝体和分生孢子梗及分生孢子。分生孢子成熟后脱落,借气流、雨水或露珠及农事操作进行传播,萌发时产出芽管,从寄主伤口或衰老的器官及枯死的组织上侵入,发病后在病部又产生分生孢子,借气流传播进行再侵染。
防治芹菜灰霉病可以通过改善田间管理或药剂喷洒等方式进行。在气温20℃左右,相对湿度高于90%,低温高湿持续时间长的条件下,应特别注意病害的预防和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