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椒是我国主要的蔬菜作物之一,遗传特性决定了其营养丰富、用途广泛。然而,其在生长期间容易感染炭疽病,主要危害果实和叶片。叶片染病时初为水浸状褪绿斑点,逐渐转变为褐色,后期病斑中央灰白色。果实染病时表面产生水浸状黄褐色圆斑,边缘褐色,中央灰褐色,常密生小黑点,呈轮纹状排列。空气潮湿时可产生浅红色黏稠物,干燥条件下形成膜状,易破裂。
引起辣椒炭疽病的病原菌为辣椒刺盘孢和果腐刺盘孢,属半知菌亚门真菌。病菌以菌丝潜伏在种子内,或以分生孢子附着在种子表面,或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盘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成为翌年初侵染源。病菌多由寄主的伤口侵入。病菌发育温度范围为12-33℃,最适温度为27℃;孢子萌发要求相对湿度在95%以上,温度适宜时,湿度87%-95%即可侵染。高温多雨天气、排水不良、密度过大、施用氮肥过多等,都会加重此病的发生和流行。
防治辣椒炭疽病的方法包括农业防治和化学防治。首先,选用抗病品种并进行种子消毒,可选用10%宝丽安1000倍液浸种2小时,冲洗干净后催芽。其次,实行轮作,与豆科或十字花科蔬菜进行2-3年轮作。加强栽培管理,种植密度适宜,以利通风排湿,采用高畦深沟地膜覆盖种植,雨后及时排水,避免大水漫灌,及时摘除病叶、病果。最后,发病初期及时施药防治,喷药要均匀施药、周到,重点保护果实。选用50%吡唑醚菌酯乳油3000-3500倍液、32.5%苯甲嘧菌酯悬浮剂1500倍液、560g/L嘧菌·百菌清悬浮剂800-1200倍液、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20%硅唑·咪鲜胺水乳剂900-1200倍液、25%咪鲜·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25%溴菌腈可湿性粉剂500-700倍液、25%苯菌酮悬浮剂1000-1500倍液、60%唑醚·代森联水分散粒剂1000-1500倍液等药剂防治。也可喷施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80%炭疽福美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50%混杀硫悬浮剂5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加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50%多硫悬浮剂600倍液,2%嘧啶核苷类抗菌素水剂200倍液,隔7-10天1次,连续2-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