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菜软腐病要怎样防治?

发布日期:2023-04-25 10:42

油菜软腐病是一种细菌性病害,初期在根茎和茎基部产生不定形水渍状病斑,随着病情发展,病斑不断扩展,病斑处微凹陷,表皮萎缩,继续发展会从茎部转到叶柄、叶片,造成病根、病叶出现龟裂、软腐,腐烂部位有恶臭味,茎杆空洞化。

防治措施包括:

1.合理密植,起宽垄种植,以便于浇水、排水。发病期应减少浇水或暂停浇水。

2.实行2年以上轮作,轮作作物以大麦、小麦、豆类、葱蒜类为宜,忌与十字花科、茄科及瓜类等蔬菜轮作。

3.播种或定植前早耕翻整地,改进土壤性状,提高肥力、地温,促进病残体腐解,减少病菌来源。

4.定植松土或锄草时避免伤根,防止病菌由伤口侵入。

5.重视田间管理,种植抗病抗寒较强、丰产的双低甘蓝型油菜品种,适宜播种量;选地势平坦、排水良好的稻田或玉米田;无论是施基肥还是追肥,不要偏施氮肥;越冬期、春季注意清沟排水,防渍水影响油菜生长;及时发现并防治好菜青虫、地下害虫等,减少伤口。

6.加强田间水肥管理,做好科学的药物防治工作。避免重茬,实行水旱轮作,撒施石灰消毒,降低种植密度,及时喷施杀菌剂防治等综合措施。

在发病初期,可喷72%农用硫酸链霉素可溶粉剂3000-4000倍液、或47%加瑞农可湿性粉剂900倍液、或30%碱式硫酸铜悬浮剂500倍液、或14%络氨铜水剂350倍液,隔7-10天喷1次,连续防治2-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