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茎部染病,初期病部褐色,湿腐,具酒糟气味,流有胶液。后期如天气干燥,病部常干裂,条件适宜时,病斑迅速扩展,严重的环绕整个树干,致橘树死亡。脚腐病主要发生于主干基部,引起皮层呈不规则的黄褐色水渍状腐烂,有酒糟气味,颜色变褐,常渗出褐色胶液。温暖潮湿时,病部不断向纵横扩展,向下蔓延至根群,引起主根、侧根腐烂。向上蔓延一般不超过离地面30厘米,当病斑向四周扩展,可使根颈部树皮全部腐烂,最终导致植株死亡。病树部分大枝上或整个树冠叶片的中脉及侧脉呈黄色,引起叶落、枝枯,树势衰弱,开花多,花期短,结果少,所结的果实着色早,皮粗味酸。果实发病时,先为圆形的淡褐色病斑,后渐变成褐色水渍状。病健部分界明显,只侵染白皮层,不烂及果肉。干燥时病斑干韧,手指按下稍有弹性;潮湿时则呈水渍状软腐,长出白色菌丝,有腐臭味。发病严重的果实不久即脱落。起初部分侧根发病,会致使水分与养料供给不足,导致地上部分的树势渐渐衰弱,果品与产量大幅下滑。主根及大的侧根全部感病腐烂后,则根的功能完全丧失,树体因缺乏水分与养料的供给而死亡。果园发病初期出现零星死树,发病时间越长死树越多,严重时,果园柑橘树成片死亡、果园毁灭。病原菌:怀伞菌、小蜜环菌和致病力强的寄生疫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