茄子叶霉病是一种常见的真菌性病害,主要危害茄子叶片,尤其在保护地中发生频繁。该病通常在植株中下部开始发病,逐渐向上蔓延。初期症状为叶片正面出现圆形或不规则的淡黄色退绿斑点,病斑背面则密生绒状物。病菌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在病残体上越冬,翌年通过风雨传播进行初次侵染,病部产生的分生孢子可进行再侵染。
病害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温室内空气流通不良、湿度过大、阴雨天气或光照弱均有利于病菌孢子的萌发和侵染。此外,植株栽植过密、株间郁闭、田间有白粉虱为害等也易诱发此病。春茬保护地种植的中后期,由于气温升高、浇水过多、湿度过大及管理粗放,病害往往更为严重。病害可持续至7月上旬酷暑来临前,连续阴雨天气和保护地内光线过弱会进一步加剧病害的扩展和为害。
防治茄子叶霉病需采取综合措施,包括改善通风条件、控制湿度、合理密植、及时防治白粉虱等,以减少病害的发生和蔓延,保障茄子产量和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