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好拔节肥是保证成穗率、增加穗粒数的重要措施。对麦苗群体小、叶色淡、土壤供肥能力差或没有追施返青肥的田块,根据拔节情况,于3月上、中旬追施拔节肥。对麦苗群体大、叶色浓绿倒披、土壤供肥能力强或已追施返青肥的田块,适当推迟追肥,并适当减少追肥量。
针对花生白绢病,建议农业措施和化学药剂相结合来进行预防和防治。农业措施方面,可采取如下:选择抗病性较强的品种、合理密植、轮作倒茬、做好排水等等。化学药剂防治方面,一是播前拌种,二是发生初期喷药防治。播前拌种可选择多菌灵、咯菌腈等,一般是和杀虫剂配套使用,比如吡虫啉+咯菌腈。发生初期及时喷药防治,越早越好,可用的药剂有很多,常用的有240克/升噻呋酰胺悬浮剂,亩用24-32毫升、60%氟胺·嘧菌酯水分散粒剂,亩用30-60克、27%噻呋·戊唑醇悬浮剂,亩用40-45毫升,除此之外,10%井冈霉素水剂、5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25%吡唑醚菌酯悬浮剂等等,也有一定的效果。
药剂防治:丰洽根保600-800倍或50%扑海因、40%菌核净、50%多菌灵或43%好力克。选择优良品种,合理密植,轮作倒茬,做好排水,播前拌种,初期喷药防治。
花生白绢病的防治方法:(1)苗木和土壤消毒。用70%甲基托布津500倍液将苗木根部浸泡10分钟,然后栽植。种植前用75%五氯硝基苯进行土壤消毒,用量为每平方米10克左右。(2)加强栽培管理。栽植不能过密,注意通风;施用充分腐熟的有机肥,因为未腐熟的有机肥,也是病菌适宜的营养源,是诱发病害的重要原因之一。(3)药剂防治。发病后及时拔除病株,并用50%多菌灵1000倍液喷洒于根际土壤便可抑制病害蔓延。
加强肥水管理,及时了解花生生长情况,对症下药。合理轮作,选用抗病品种。春花生适当晚播,苗期清棵蹲苗,提高抗病力。同时,选用无病种子,用种子重量0.5%的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拌种,发病后用50%拌种双粉剂1千克混合细干土15千克制成药土盖病穴,每穴用药土75克。发病初期喷淋丰洽根保600-800倍或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或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或50%腐霉利(速克灵)可湿性粉剂、20%甲基立枯磷乳油1000~1500倍液,每株喷淋对好的药液100~200毫升。花生生长期得白绢病时,应用50%扑海因、40%菌核净、50%多菌灵等喷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