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虫一年发生一代,产卵于表土下过冬,次年5月上中旬孵化,幼虫生活在土中,啃食禾本作物和杂草的根。30-40天后在土中蛹化,7-10天后羽化的成虫在田边杂草上生活,随后迁入玉米田。每年6月下旬至7月上旬数量增多,7月下旬进入盛发期,持续至9月。该虫出现早晚与温度有关,高温时发生较早,低温时较晚,干旱年份虫害较重。干旱高温气候利于虫害发生,暴雨对其生长不利。粘土地上发生较早且危害较重,壤土、沙土中虫害较轻。
防治措施包括:清除田间杂草,尤其是稗草;合理施肥,人工捕捉害虫;田边种植小麦、苜蓿以控制虫害;合理使用农药,保护天敌;使用20%速灭杀丁乳油2000倍液、2.5%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20%杀灭菊酯乳油1500倍液等灭杀该虫。由于成虫会飞行迁徙,治理农田时需同时防治周围农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