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上海及长江中下游地区芹菜软腐病的主要发病盛期在5-11月。年度间春、夏、秋季温度偏高、多雨的年份发病重;田块间与易发芹菜软腐病的作物连作(土壤中病原细菌积累多)、地势低洼、排水不良的发病较重;栽培上有机基肥不足、夏秋季播种过早、种植过密、通风透光差、氮肥施用过多则发病重。芹菜对锌铁等微量金属比较敏感,需根据土壤适量补充施肥。病菌主要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通过昆虫、雨水和灌溉及各种农事操作等传播,从芹菜的伤口处侵入。由于病菌寄主广泛,一年四季均可在各种蔬菜上侵染和繁殖,对各季栽培的芹菜均可造成危害。芹菜软腐病的传播和发生与土壤、植株的伤口及气候条件密切相关,有伤口时病菌易于侵入,高温多雨时植株上的伤口更不易愈合,发病加重,容易蔓延。种植芹菜之前应选好土壤,并选择抗病能力强的品种。发病规律为病菌主要在土壤中越冬,通过昆虫、雨水或灌溉水等从伤口侵入,发病后可通过雨水或灌溉水传播蔓延。主要发生于叶柄基部或茎上,一般先从柔嫩多汁的叶柄基部开始发病,初期出现水浸状,形成淡褐色纺锤形或不规则的凹陷斑,后呈湿腐状,变黑发臭,仅残留表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