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钻心虫的发生规律是怎样的?

发布日期:2022-08-05 16:28

代幼虫仅危害心叶,造成“花叶”,其后在玉米打苞时钻入雄穗中取食,雄穗扬花时部分4~5龄幼虫钻蛀穗柄或雌穗着生节及附近茎秆内蛀食并造成折断。做好心叶末期的防治,对减轻螟虫危害十分重要。2代螟卵和幼虫盛期在抽丝期前后,到4~5龄时又可蛀入雌穗穗柄、穗轴及着生节附近茎秆内为害,受害玉米营养及水分输导受阻,长势衰弱、茎秆易折、雌穗发育不良,影响结实率,降低千粒重和籽粒品质,造成减产减收。玉米钻心虫一年可以发生3代左右,第一代发生在6月中旬前后,第二代发生在7月中旬前后,第三代发生在8月下旬前后。幼虫孵化后大多藏匿在玉米植株的幼嫩部位(尤其是玉米植株的心部)开始危害,具有趋嫩、趋甜、趋湿的特性,成虫具有能飞翔、昼伏夜出、趋光、喜欢藏匿在距离地表50公分以上且生长茂密的玉米叶背部,而且因为连年用药防治,今年玉米钻心虫表现出较强的抗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