芹菜早疫病的发病规律?

发布日期:2022-06-04 21:28

病残体上分生孢子借气流、雨水、灌溉水及农事操作传播,传到植株下部茎叶与果实上。如条件适宜,35〜45分钟即可萌发,从气孔、伤口侵人或直接侵人,2〜3天即可出现病斑,再经3〜4天病斑上又可产生大量分生孢子,再传播危害。病菌以菌丝体附在种子上或病残体上越冬,也可在保护地芹菜上越冬。条件适宜时产生分生孢子,借雨水、气流、农具、农事活动等传播。从气孔或从表皮直接侵入。高温高湿有利于病害的发生。发病的适宜温度为25~30°。相对湿度为85%以上。生长期间,遇高温高湿,发病重。生长势弱,发病重。如果保护地中湿度大或昼夜温差大,易结露,病情严重。病菌的发育适温25~30℃,最适宜分生孢子萌发、侵染的适宜温度28℃。高温、多雨天气,郁闭、高湿环境,均有利发生和流行。芹菜栽培中密度过高、昼夜温差大、结露时间长、管理温度高、缺肥、缺水或灌水多、长势弱的地块,发病比较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