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疮痂病主要侵染块茎,最初在表皮产生浅褐色小点,逐渐扩大成褐色近圆形至不定形大斑。病斑表面形成硬痂,内含成熟的黄褐色病菌孢子球,一旦表皮破裂、剥落,便露出粉状孢子团。根据病斑形态可分为突起型疮痂病和凹陷型疮痂病。病部细胞组织木栓化,使表皮粗糙,开裂后病斑边缘隆起,中央凹陷,呈疮痂状,病斑仅限于皮部,不深入薯内。匍匐茎也可受害,多呈近圆形或圆形的病斑。
马铃薯疮痂病主要侵染块茎,最初在表皮产生浅褐色小点,逐渐扩大成褐色近圆形至不定形大斑。病斑表面形成硬痂,内含成熟的黄褐色病菌孢子球,一旦表皮破裂、剥落,便露出粉状孢子团。根据病斑形态可分为突起型疮痂病和凹陷型疮痂病。病部细胞组织木栓化,使表皮粗糙,开裂后病斑边缘隆起,中央凹陷,呈疮痂状,病斑仅限于皮部,不深入薯内。匍匐茎也可受害,多呈近圆形或圆形的病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