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为害花和瓜,也为害叶和茎蔓。灰霉菌先从开败的花上侵人,花表面初密生白霜,后变浅灰绿色霉,后由病花向幼瓜蒂部扩展,致幼瓜蒂部褪绿,渐呈水渍状湿腐、萎缩,产生灰色霉层,即灰霉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果实发病,病菌先从凋萎的雌花开始侵入,导致雌花逐渐变软腐烂,并长出灰褐色的霉层,病部逐渐向幼果发展,染病瓜条初期顶端褪绿,后呈水渍状软腐、萎缩,表面密生灰绿色霉层,即灰霉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有时长出黑色菌核。发病组织如果落在叶片或茎蔓上,会引起叶片或茎蔓发病。叶片发病,多从叶缘侵入,病斑多呈“V”形斑,有的呈不规则大斑,中央有褐色的轮纹,湿度大时出现灰色霉层。茎蔓发病,出现灰白色的病斑,绕茎一周后可造成茎蔓折断。西葫芦灰霉病与化瓜在潮湿状况下的症状相似,需详加分别。主要危害花、幼果、叶、茎或较大的果实。病菌首先从凋萎的雌花开始侵入,侵染初期花瓣呈水浸状;后变软腐烂并生长出灰褐色霉层,后病菌逐渐向幼果发展,受害部位先变软腐烂,后着生大量灰色霉层;也可导致茎叶发病,叶片上形成不规则大斑,中央有褐色轮纹,绕茎一周后可造成茎蔓折断。西葫芦灰霉病症状:可由植株下部叶片向上部发展。叶片水浸状腐烂,密生灰色霉状物。发病初期,花蕾、幼瓜蒂部成水渍状,色渐变浅,病部变软、腐烂。潮湿时,病斑表面密生灰黑色霉状物。花冠枯萎腐烂,瓜条停止生长,瓜尖腐烂。叶部发病,病斑初为水渍状,后变为浅灰褐色,病斑直径达0.2-0.25厘米,其边缘较明显,中间有时有灰色霉状物,有时有不明显的轮纹。茎上发病,溃烂,生灰褐色霉状物,前部瓜蔓折断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