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大斑病的传播途径都有哪些?

发布日期:2021-12-03 12:51

玉米大斑病以菌丝和分生孢子在病残体内外越冬,种子也能带少量的病菌,成为第二年的侵染源。在第二年的6月份,病菌在适宜的温湿条件下,田间侵入玉米植株,需10-14天在病斑上可产生分生孢子,随气流、雨水飞溅等传播到叶片上,从表皮、气孔、伤口侵入叶内引起发病。玉米大斑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是接触性传播,病原菌以菌丝或分生孢子附着在病残组织内越冬,成为翌年初侵染源,种子也能带少量病菌。田间侵入玉米植株后,经10~14天在病斑上可产生分生孢子,借气流传播进行再侵染。玉米大斑病的流行除与玉米品种感病程度有关外,还与当时的环境条件关系密切。一般病菌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靠风雨和雨水飞溅传播。初侵染源为病残体和种子,借风雨传播进行再侵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