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粉痂病主要发生在根部和果实,表现为黑褐色斑点,最终形成凹凸不平的小坑。发病时,植株根部会出现膨胀的小疙瘩,随后裂开形成坑斑,多集中于雨季。防治方法包括使用1500倍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喷洒或播种前处理种块。此外,应选择无病种苗,实施5年以上轮作,增施腐熟有机肥以提高抗性,并在结薯期及时浇水。选择无毒种薯、药剂拌种、增施有机肥、实施轮作以及下种前进行土壤消毒也是有效的防治措施。
马铃薯粉痂病主要发生在根部和果实,表现为黑褐色斑点,最终形成凹凸不平的小坑。发病时,植株根部会出现膨胀的小疙瘩,随后裂开形成坑斑,多集中于雨季。防治方法包括使用1500倍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喷洒或播种前处理种块。此外,应选择无病种苗,实施5年以上轮作,增施腐熟有机肥以提高抗性,并在结薯期及时浇水。选择无毒种薯、药剂拌种、增施有机肥、实施轮作以及下种前进行土壤消毒也是有效的防治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