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块茎蛾的危害特点是什么?

发布日期:2021-02-27 12:23

现在是炎热的夏季,白天气温普遍高于25℃,在高温强光下,害虫选择昼伏夜出。因此,打药时间应在阴天或晴天上午8~10时(露水干后)、下午5~7时(日落前后)。此时作物上的露水已蒸发,害虫活动频繁,打药效果更佳,对作物也更安全。高温下农药挥发损失大、药性分解快,建议加大兑水量。

马铃薯块茎蛾是世界性重要害虫,也是重要的检疫性害虫之一。最嗜寄主为烟草,其次为马铃薯和茄子,也危害番茄、辣椒、曼陀罗、枸杞、龙葵、酸浆等茄科植物。此虫能严重危害田间和仓贮的马铃薯。在田间危害茎、叶片、嫩尖和叶芽,被害嫩尖、叶芽往往枯死,幼苗受害严重时会枯死。幼虫可潜食于叶片之内蛀食叶肉,仅留上下表皮,呈半透明状。其田间危害可使产量减产20%~30%。在马铃薯贮存期危害薯块更为严重,在4个月左右的马铃薯储藏期中为害率可达100%,以幼虫蛀食马铃薯块茎和芽。

幼虫从芽眼、破皮处蛀入薯内,造成弯曲虫道,严重时将薯内吃光。主要以幼虫在田间残留薯块、残株落叶、挂晒过烟叶的墙壁缝隙及室内贮藏薯块中越冬。1月份平均气温高于0℃地区,幼虫即能越冬。越冬代成虫于3~4月出现,白天潜伏在土隙、杂草丛内,晚上活动,趋光性弱,此代雌蛾如获交配机会,多在田间烟草残株上产卵,如无烟草亦可产在马铃薯块茎芽眼、破皮裂缝及泥土等粗糙不平处。每雌产卵150~200粒,多者达1000多粒。卵期一般7~10天,第一代全期50天左右,第二代主害烟草(苗床期及移植期),幼虫自生长点蛀入茎部为害,可致苗株枯死。幼虫有转移为害习性,一般从底部叶片逐渐上移为害,每头可蛀食叶面7~11平方厘米。幼虫期为10~20天,末龄幼虫入土1~3厘米处化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