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全喂人高留茬收获—水稻半喂人切碎收获—秸秆粉碎—秋季深翻—埋草搅浆—条带状施肥—机械插秧。
水稻高留茬收获:采用全喂人水稻联合收获机高留茬收获,茬高25~35cm,并将配备抛洒器机械粉碎,确保水稻稻茬和秸秆全量还田。
水稻半喂人粉碎收获:采用半喂人水稻收获机进行收获,将秸秆通过切碎器将秸秆切碎8~10cm段抛洒地表。
秋季深翻:按照三、三轮耕制的要求,每三年秋季深翻一次,其余两年进行直接泡田搅浆。采用3~5桦水田犁进行秋季深翻作业,作业深度在22~25cm,最大深度不超过28cin,深翻要求扣塑严密、不断条、不漏翻、立华不超过15%、水田秋翻后经过冬天的冻融可减少病虫害和提高水稻抗病害能力,改善土壤结构。经过秋翻地块水稻增产幅度将达到10%~12%以上。
埋草、平地、搅浆:水田埋草搅浆机的基本功能为埋草、平地和搅浆三个功能综合作业机械,其主要功能在埋草和平地功能上。这项技术应用减少了旋耕、耙地2个环节,作业深度在18~22cm。作业次数为横、竖2次即可。这项作业的优势体现在:①一次作业达到机械插秧状态。将搅浆耙地和施肥一次完成,减少作业生产成本(60元/亩)和劳动强度。②达到埋草的目的。埋草搅浆机的埋草钢丝可将根茬和秸杆埋人土壤表层5cm以下,地表无根茬秸秆,没有捞杂物环节,减少用工量。③达到平地效果。通过搅浆可将土地拖平,减少旱平地的作业费用支出。
条带状施肥:这项技术应用是将电动水田条带状施肥机安装在搅浆机上,依靠拖拉机电瓶进行电动施肥作业。
作业方式:搅浆机首先进行横向作业一次后,第二次作业方向是沿着插秧机作业方向进行,启动施肥电机进行施肥,并采用旋耕刀进行翻埋,最终达到深20~22cm,宽8~12cm的条带状施肥带,达到集中施肥的效果。
条带状施肥模式:埋草搅浆作业第二次纵向沿着插秧方向进行施肥,并且旋耕翻埋,减少土壤翻埋次数,减少化肥挥发和水流失。条带状施肥新技术与传统作业模式相比,化肥利用率由35%以下提升到70%以上,是一项节肥、节本显著的新技术。
机械收获:半喂人和全喂人收获要求秸杆粉碎长度6~10cm,且抛洒均匀,在收获机上配备秸秆粉碎抛洒器装置和秸秆切碎装置。全喂人收获机选配标准是:由于水稻抛撒器动力消耗在15~18马力左右,因此配备抛洒器的全喂人水稻收获机动力必须在90马力以上,以确保秸秆粉碎的质量和机车正常作业。半喂人、全喂入收获机在作业量、喂人量配置上要达到配套,防止作业排草堵塞。在收获机选型上要做到动力贮备充足,给秸秆粉碎装置留出动力空间,确保机械作业流畅,减少故障发生。
秋深翻:按照三、三轮耕制的要求进行秋深翻,作业要求达到深翻作业标准,确保秸秆翻埋严实,为后期埋草搅浆平地作业创造条件。
埋草搅浆:埋草搅浆平地作业要求作业地块土壤搅浆次数不宜过多,作业平地后土壤是小颗粒状,一般作业为2次以下,若作业次数达到3次及以上时,土壤将呈现粥状,土壤泥浆过细将使得土壤透气能力下降,土壤沉淀周期将延长一倍,同时对水稻苗期缓苗、分孽都受到影响,从而使水稻秧苗缓苗期延长3~4天,分叶结束期延迟一周以上,若遇到干旱补水不及时,将使秧苗枯死事件的发生二一般情况卜作业横纵各一遍为宜。不宜做圆周运动作业。在作业最后一遍,机车行驶速度不能过快,一般以3~4km/h为宜,以保证秸秆和杂物埋在地表下5~6cm,为后期插秧创造条件。
条带状施肥:条带状电动施肥作业时要保证在埋草搅浆最后一遍开始启动电机施肥。机车行驶方向必须是插秧机插秧行驶方向,以确保插秧苗带的秧苗吸收肥料均匀,提高化肥使用效率。在作业时,排肥管口应保证脱离地面5cm左右,若过低,泥水可溶解化肥,把排肥口堵塞影响作业,若过高,施肥带将变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