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机事故是指在农业机械行驶或作业中因违章操作造成的碰撞、碾压、翻车、落水等过失,导致人、畜伤亡或机具损坏和财物损失的事件。这类事故不包括农机维修中出现的事故。随着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和农机维修量的增加,维修事故在全年事故中占比达到30%~40%。农机维修事故的主要原因包括:
1.未切断动力维修:在未切断电源或动力的情况下进行维修作业,违反操作规程,导致事故发生。此类事故占维修事故总数的25%。
2.准备工作不足:维修前未将设备稳固支垫或未做好安全防护,导致设备意外移动或倒塌,造成人员伤害。
3.维修技术不熟练:盲目拆装,不熟悉机械结构,使用不当工具或方法,导致零件损坏或人员受伤。
4.维修不彻底:忽视关键安全部件的检查和保养,维修时敷衍了事,导致设备运行中发生故障。
5.缺乏驾驶经验:修理工在设备修理后试驾时,由于驾驶技术不熟练,造成设备损坏或人员伤亡。
6.维修设备不完善:维修网点缺乏必要的维修设备或工具,进行大修业务时存在安全隐患。
7.配合不默契:多人协作维修时,因沟通不畅或操作不同步,导致事故发生。
8.忽视防火安全:在维修场所使用易燃物质如柴油或汽油清洗零件时,未采取有效防火措施,存在火险隐患。
以上原因分析显示,农机维修事故通常造成人身伤亡,受害者多为机手或修理工本人,且多发生在排除拖拉机、收割机故障的过程中。因此,必须严格执行农机操作规程,确保维修质量和安全,以减少事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