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式拖拉机行驶系常见故障排除

发布日期:2019-04-21 18:06

拖拉机在复杂的环境中行驶、作业或停放,必然会引起拖拉机零件的磨损、腐蚀和机械性损坏等,使其的技术性能逐步变坏,最终导致故障的发生。轮式拖拉机行驶系常见的故障有:轮胎非正常磨损、前轮摇摆、行走装置漏油、钢板弹簧片早期断裂、减振器失效等。

行驶系统常见故障:

1.轮胎非正常磨损。轮胎充气压力过高或过低,每一种轮胎都规定了充气压力,压力过大过小都会降低轮胎的使用寿命。车辆超载或过分偏载,长距离超高速行驶,会使轮胎因负荷过大,内摩擦加剧,引起轮胎永久性变形和微观龟裂。前束值不符合规定,前束值过小,则胎面的内边缘磨损严重;过大,胎面外边缘磨损严重。前轮定位角度因撞击而改变,会加剧轮胎磨损,如前轮外倾角不正确,则使胎面单边磨损加速。起步过猛、不平坦路面高速行驶、急刹车、急转弯、拖拉启动发动机,会造成轮胎因摩擦变形过大而发热。乱石、铁钉等造成损伤、扎破,要注意选择良好路面。油污腐蚀、长期受压变形、阳光曝晒,会使橡胶层加速老化,导致胎体布线与橡胶层脱层,因而使轮胎的耐用程度大大降低。钢板弹簧销和衬套严重磨损,要更换磨损的销、套,定期进行润滑。局部偏磨,定期进行轮胎换位。非田间作业时,前桥仍有动力输入,应彻底分离前轮驱动。

2.前轮摇摆。前束调整不符合要求,按规定进行调整。前轮轴承间隙过大,按规定调整或更换。主销与主销铜套过度磨损,造成积累间隙增大,前轮的自由摆动范围随之增加,导致拖拉机行驶中,两前轮稍遇颠簸和侧向冲击就摆动不已。轮毂变形,使拖拉机运行时前轮发生偏摆,这多是由于事故性的冲击和拆装轮胎时操作不当引起的。要校正或更换轮毂。轮圈固定螺母松动,按规定拧紧螺母。

3.行走装置漏油及泥水侵入。油封损坏、失效或与油封接触的轴颈严重磨损成沟槽,要更换油封或更换严重磨损的传动轴。衬垫损坏或两个结合面的紧固螺栓松动,要按要求拧紧螺栓。

4.钢板弹簧片早期断裂。长期超载或偏载使弹簧片负荷过大,要按规定装载,正确使用。弹簧夹箍或螺栓松动、丢失,要及时修复、补装。弹簧片间润滑不良或无润滑,要按规定及时维护保养。U形螺栓或中心螺栓松动,要按规定力矩拧紧。紧急制动过多使负荷前移冲击,要尽量少用紧急制动。不平路面高速行驶或转弯过急,要正确使用操作,钢板折断后应更换新件。

5.减振器失效。使用不当造成内部机件损坏,更换新件后正确使用车辆。严重缺油、油质变坏或存有空气,要按规定保养、加液或换液。连接销(杆)脱落或橡胶衬套磨损破裂,要进行维修或更换。减振器阀门密封不严,要进行维修或更换。活塞与缸筒过度磨损,更换新件。

6.减振器漏油。油封垫圈破裂、贮油缸螺母松动,更换过度磨损的油封和老化的油封及按规定安装贮油缸螺母。活塞杆弯曲或表面拉伤,检验修理。

7.自动跑偏。前轮轴承磨损,更换前轮轴承。两驱动轮胎气压相差过大,应使车辆保持左、右轮胎气压一致。两侧车轮磨损程度不同或新旧搭配。严重偏载,注意平衡装载。左右钢板弹簧弹力不一致或折断,更换变形或折断的钢板弹簧,两侧制动强度不一致,按规定调整制动器。减振器失效后,在车辆行驶中受力不均匀,导致跑偏,可通过专用减振测试仪来检测减振器的吸收度,判断减振器的好坏,及时修理。

行驶系的调整:

1.前轮轴承间隙的调整。拆下配重及前轮体端盖,拔出开口销,用扳手将槽型螺母向里拧紧,使轴承的轴向间隙消除,再将槽形螺母退回1/12~1/16圈,保证轴承的轴向间隙在0.05~0.2mm之间,用千斤顶将前轮支起;使前轮离开地面,用手轻轻转动前轮,应无明显阻力和轴向窜动,且转动灵活。调整好以后,再把开口销装入槽形螺母内,注入适量黄油,将其锁住,最后装上前轮体端盖。

2.前轮前束的调整。将拖拉机停在平整的场地上,前轮处于直线行驶位置。顶起前轴。在前轮胎面花纹中间作记号,记号与前轴中心同样高度。在正前方测量记号间数值后,将记号转到正后方再测量记号间的数值,两者之差即为前束值。若前束不符合技术要求,可拧开横拉杆上的卡箍螺栓,用管钳转动横拉杆,调整到符合要求。调好后将卡箍螺栓拧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