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件修理是众多修理方法中的一种,不需要复杂的工艺,也不要求高的修理技术,对修理设备要求也很低,只是凭着初步的诊断将可疑的部件拆下,换上新的零件。如果故障就此排除,那么修理工作就算结束;如果没有排除故障,就需要继续查找可疑的部件。换件修理因其所具有的特点,在农机修理中被广泛采用。但换件修理也存在许多问题,如果不加以注意,不但增加成本,还会诱发严重的机械事故。
目前的农机维修点,对送修的农机不进行认真的检查判断,哪坏就拆哪,能通过调整排除的故障却要更换零件,能换零件却被换总成,增大维修成本,把农机户带人很大的误区。这些农机维修点只换不修似乎已经成为业内的通病。一位修车点的老板坦言道:现在许多农机维修点的修理工都应该叫做换件工,因为农机上的零部件有相当一部分是可以通过修理继续使用的,但出于利益或者为图省事的缘故,绝大多数的修理点肯定会告诉顾客,这个零件不能用了必须更换。
对于送修的机器首先要进行认真的检测诊断,可借助仪器也可采用问、看、查、试等传统的故障判断方法和手段,结合农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查找引发故障的真正原因,再找出合适的解决办法,即使是换件也要有的放矢。一台拖拉机作业过程中,突然油压表指示机油压力为零,检查了机油量,更换了油压表,故障没有排除,最后发现是机油压力传感器损坏了。换上新的机油压力传感器工作了一会又损坏了,后发现发动机的机油压力过高冲坏了机油压力传感器。原来是大修中限压阀调整错误,导致的系统内机油压力过高,对限压阀重新进行了调整,故障排除了。农业机械一些总成件,如发电机、起动机、机油冷却器、齿轮油泵等出现故障,往往不需要复杂修理工艺,只通过一些必要的调整保养即可修复,但维修人员却要求用户更换新件,一味采取换件修理的方法,造成严重的浪费。
随着农业机械保有量不断增加,配件消耗也日益增大,生产厂家也越来越多,但由于很多原因配件质量优劣有别。修理时更换新件若检验不细,或明知有缺陷的配件还继续装车,无疑会造成人为故障。假冒伪劣农机配件害农事件时有发生,严重损害了广大机主用机修机的积极性。维修人员首先应该认识到伪劣配件的危害性,必须从可靠的供货渠道进货,最好是原厂的供货配件。
一台发动机在大修中更换了缸套、活塞、活塞环等零件。装复后发动机启动不着,经检查气门间隙、供油时间正常,摇转曲轴时能听到清脆的喷油声。拆下气缸盖后发现,活塞使用的不是原厂产品,活塞高度比原设计要小,这样压缩终了的燃烧室容积就比原来大,所以启动十分困难,更换上原厂活塞后,启动正常。像这种配件代用或错用的现象很普遍,有些配件应急代用是可行的,但长时间使用却有害无益,影响机械的安全和技术性能。
装配时要注意零配件的装配记号或安装顺序,不能装反或漏装。齿轮室的正时齿轮齿牙和记号要正确;连杆大端与连杆盖应按编号装在同侧;气缸盖的螺栓(螺母)拧紧,要按说明书规定的顺序进行;喷油嘴与喷油器体上的刻线在安装时要对齐。一台拖拉机修后试运转时,发现排气管冒黑烟严重甚至喷柴油,拖拉机功率不足,燃烧声音粗暴。经检查,气门间隙正常,气缸压缩情况良好,油泵供油角度及喷油器工作正常。仔细查找,是喷油嘴与喷油器体上的刻线在安装时没有对齐,使喷油器喷出的油雾不能进入活塞顶部的凹坑。也就不能与空气充分混合,破坏了燃烧规律,造成了发动机排气冒烟,功率不足,大量的未燃物从排气管排出。我们将喷油器拆下,重新对正刻线安装,故障就排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