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养殖业在加入WTO以后取得了长足发展,同时饲料加工企业也随着养殖业的大潮同步迈进,对饲料加工器械设备的机械化和自动化程序要求进一步提升。以下将从饲料机械工业的现状探讨其未来发展方向。
目前,饲料加工企业正向集团化、大型化方向发展,大型饲料加工成套设备的使用逐渐增多,机械化、自动化程度不断提高。饲料机械制造企业也在向集团化、规模化迈进。例如,江苏正昌集团和江苏牧羊集团分别于1995年和1996年成立,它们以饲料机械生产为主体,配套粮油成套工程、除尘工程、钢板仓工程和电气工程,结合农牧饲料和生物技术,形成了较大规模的饲料机械生产集团。此外,部分国营、民营、合资及独资饲料机械厂家集机械、电气、工艺、土建于一体,承担交钥匙工程,实现一条龙服务。
根据我国国情,养殖业将呈现规模饲养与分散饲养并存的局面,饲料加工规模也将大、中、小共存,因此大、中、小型饲料加工机械均有一定的市场。对现有饲料机械,需进一步提高产品质量,增加品种和规格,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同时,可适当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设备,消化吸收并进行开发创新。加强与其他行业的交流,移植相关设备并加以改进,以满足饲料工业的持续发展需求。此外,应投入力量研发新的饲料加工工艺和设备,开发饲料资源,并关注宠物饲料、水产动物饲料和经济动物饲料加工设备,做好技术储备,以适应未来需求。
加入WTO后,国外技术和设备大量进入中国市场,一方面有利于提升我国技术和产品质量,另一方面也加剧了市场竞争。虽然我国饲料机械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具有一定的竞争力,但仍存在一些不足。例如,部分产品规格不够齐全,加工精度有待提高,如国外预混料加工称重精度已达0.025%。此外,对于一些新的饲料加工工艺和设备,如膨胀加工机理及其对产品性能的影响,仍需进一步探索。机器制造质量和生产规模也需进一步提升,例如国外膨胀机生产效率已达70t/h。
随着养殖业的发展、动物营养学和饲料加工工艺的进步,饲料机械将面临更多新的课题需要解决。加入WTO和西部大开发为饲料加工和饲料机械行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我国饲料工业作为新兴产业,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菜篮子”工程的要求将越来越高。在跨入新世纪之际,饲料工业肩负着推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国民经济发展的重大使命,未来前景广阔,大有可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