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卸是播种机修理工作的重要环节。播种机是由许多零部件组成的,在进行修理时,必须经过拆卸才能对失效的零部件进行更换。如果拆卸方法不正确,往往会造成播种机零部件的损坏,机械的性能、精度降低,甚至无法修复,直至报废。为了保证播种机的修理质量,在拆卸播种机前,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做到有步骤地进行拆卸。
在选择合理的拆卸步骤时,播种机的拆卸顺序应与装配顺序相反。在发动机熄火,切断播种机动力,分离动力传动轴后,一般按由附件到主机,由外到内,自上而下的顺序进行,先由整机拆成部件,再由部件拆成组件,最后拆成零件。为了减少拆卸工作量和避免破坏配合性能,可不拆的尽量不拆,需要拆的一定要拆。应尽量避免拆卸那些不易拆卸的连接或拆卸后将会降低连接质量和损坏一部分连接零件的连接。
拆前应熟悉被拆机械或部件的结构,必要时,可以查阅机械说明书,装配图等资料,从而了解机械部件的传动方式,零部件的结构特点,用途以及相互之间的配合关系。明确机械的用途和相互之间的关系,确定拆卸方法,熟悉机械的结构对机械的拆卸很有帮助。安排好拆卸机械的步骤,了解各步骤中的工作要点以及注意事项。
工作场地要清洁,不要使泥沙,垃圾,特别是尖硬的杂物散落在地上,影响拆装工作的正常进行,尽可能在专用拆卸车间或修理场所进行拆卸,使机械在拆卸中不受其他杂质的影响。
选择合适的拆卸工具和设备。在拆卸前应按需要准备好扳手(如专用扳手,梅花扳手,套筒扳手,活动扳手等),手锤,扁铲,木锤,铜锤,拉出器,钢刷,清洗工具以及工作台,油盘,零件存放盒等。
选择正常的拆卸方法,总的原则是:对机械的拆卸,应尽量使用相应的专用工具和设备,使用专用工具不仅能够提高工作效率,还能保证零部件的精度不受损伤。严禁用手锤直接在零件的工作表面上敲击。拆卸时,特别要注意保护主要零件,防止损坏。特别是对于相配合的两个零件,拆卸时更应保护精度高、制造困难、生产周期长、价值较高的零件。
零件拆卸后,应尽快清洗,并涂上防锈油,精密零件还要用油纸包裹好,防止其生锈或碰伤表面。零件较多时,应按部件分类存放。比较长的零件,如丝杠、光杠等拆下后,应垂直悬挂或采取多支点支撑卧放,以防变形。易丢失的细小零件,如垫圈、螺母等清洗后应放在专门的容器里或用铁丝串一起,以防丢失。拆下来的液压元件、油管、水管、气管等清洗后应将其进出口封好,以防止灰尘进人。拆卸旋转部件时,应尽量不破坏原来的平衡状态。对拆下的不可互换的零件要做好标记或核对工作,以便安装时对号人位,避免发生错乱。
当拆卸困难时,不能盲目拆卸,可按下列方法进行拆卸。锈死螺纹的拆卸可用煤油浸渍或浸泡20~30min,用手锤敲击螺钉头或螺母四周,振碎锈层即可拆出,在用力拧动时,先向拧紧力方向施力,再向拧出方向施力,如此反复紧松,使锈层受到交变的剪切力,而易于与基体分离,从而便于拆出。也可用喷灯或气焊火焰加热螺母,使螺母受热膨胀,趁螺杆尚未受热时,迅速拧松即可取出。成组螺纹连接件拆卸时,为了防止受力不均匀而引起零件的变形或损坏,应按照先四周后中间或按对角线拆卸,将全部螺栓拧松1~2圈,然后依次拧出,避免造成零件的拆卸变形或使最后力量集中于一个螺栓上而难以拆下。
在拆卸正常螺纹连接件时,必须用合适的固定扳手或套筒扳手。一般不宜用活扳手,同时要按一定的方向加一定的力量。若使用不合适的拆卸工具易使螺母或螺钉损伤。当拆卸困难时应进行分析,不能盲目操作。用手锤敲击零件时,应该在零件上垫好软衬垫或者用铜锤、木锤等敲击。敲击方向要正确,用力要适当,落点要得当,以防止损坏零件的工作表面,给修复工作带来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