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耕地总面积14.48万h㎡,主要种植小麦、玉米或大豆轮作。根据土壤普查和耕地地力评价,全区耕作土壤分为4种类型,机械化深松需针对不同土壤质地采取相应措施。
砂礓黑士性土壤占全区可耕地的50.5%,特点是耕层浅薄、犁底层紧实,易涝易旱。深松作业时应根据有效耕层和砂礓层分布情况,采取不同深度,并辅以镇压以防风蚀和漏水。
潮土性土壤占41.5%,自然肥力较高但土质差异大,部分区域易盐碱化。深松深度可达30~45cm,能破除障碍层次,改善土壤质地和耕性。
棕壤性土壤仅占0.5%,分布于浍河沿岸陡坡地段,质地多为黏壤土,透水性差易受旱。该类土壤应注重保水保肥,适当加深耕层。
褐土性土壤占7.5%,分布于北部低山残丘地区,质地以黏士为主,耕层浅、透水性一般。此类地块不宜全方位深松,建议采用旋耕深松或局部深松以打破犁底层。
机械化深松土壤可打破犁底层,改善土壤物理性状,提高通透性和持水量,为农作物生长创造良好条件。针对不同土壤质地采取适宜的深松方式,能有效改良土壤,提升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科学合理的深松作业需配合施肥和排灌措施,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确保旱涝保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