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采棉技术推广中的三大问题

发布日期:2019-03-15 20:13

我国机采棉技术开发起步较晚,当前发展大规模机采棉必须解决棉花品种、种植加工技术和建立机采棉质量标准体系三大问题。

在机采棉的品种选择和培育方面,由于采摘和加工方式与传统手摘棉有很大的不同,机采棉的籽棉要增加两道清花除杂工序,从而导致绒长缩短,影响机采棉的质量,引起品级与价格的降低,达不到降低成本的目的。发展采棉机必须尽快培育抗病虫害,抗倒伏,棉株结铃节位高,中上部结铃多,吐絮集中以及铃壳开裂性好,对脱叶剂比较敏感的中长绒品种,以便于提高机械采棉的效率和质量。我团机采棉品种主要是新陆中28,此品种株型松散,结铃节位高,结铃集中,吐絮集中且不夹壳,采净率较高。又由于此品种叶片较光滑,棉株整体绒毛较少,棉花叶片脱落与棉株无粘连,机采杂质少,此品种为我团机采棉的最佳品种。

由于我国机采棉技术发展较晚,目前机采棉的配套清理加工和运输改造技术还不够成熟,也没有完全探索出能够适应不同棉区自然地理环境并与常规种植方式单产接近的机采棉栽培模式,这些都一定程度地影响了机采棉的产量与品质。对于目前机采棉在加工过程中含杂率相对手采棉较高的现象,要提高采摘和清理加工的工艺水平,在籽清、皮清、加湿和烘干等关键环节减少棉结和短纤维的含量,加工设备的调试在考虑排杂的同时,还要尽可能减少机械对纤维的勾拉打击,降低短纤维率。要加强采棉机械设备的研究生产,机采棉的推广最终需要形成包括选籽机、播种机、脱叶机等配套设备在内"一条龙"的机械化作业。

机采棉的推广还要在棉花管理上狠下工夫。机械采摘的棉花必须是按照高密度、高产栽培的模式种植,应通过适时早播,适时打顶,合理控制水肥,合理配置株行距,使棉花株高适中,结铃性好,成熟一致,吐絮集中,从而使机采棉的采净率提高。机采棉苗期应尽量减少缩节胺的使用,使棉株现蕾高度控制在30cm左右,打顶时棉花高度控制在70—75cm左右,打顶苔数在9—10苔,打顶结束后分二次化控,保证棉花的顶部生长活性,充分发挥棉花的顶端优势。同时必须在脱叶剂的使用上进行规范,机采棉脱叶效果越好,清理加工的环节就越少,机采棉的杂质含量也就越少。我团脱叶剂采用每亩乙烯利70ml、脱落宝40ml及拌宝40ml三种药剂混和飞机喷施或人工高压喷枪喷施的方法,进行脱叶处理。我团连续两年采用此方法,效果均较好。

我国虽在上世纪50年代开发过机采棉技术,但因种种原因而搁浅,这导致我国大规模机采棉的生产方式晚于世界其他产棉国家,美国、澳大利亚在上世纪60年代就实现了棉花从种植到运输、加工的机械化,随着这些国家的机采棉销售到全世界,其棉花标准也成为世界棉花标准。

虽然我国大规模机采棉的种植直到近两年才在新疆兵团棉区出现,但由于加工技术的不断改良,目前兵团棉区机采棉的马克隆值、纤维成熟度、断裂比强度等质量指标与手摘棉没有明显差异,短纤维率只比手摘棉高2%左右,同级杂质数量虽略高于手摘棉,但优于美国、澳大利亚的机采棉。

由于采摘和加工方式的不同,这些质量指标上的细微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但在我国现行以手摘棉为对象制定的棉花质量标准的苛刻限制下,细微的差异往往导致机采棉较手采棉要低1到2个等级,而且由于现行棉花质量标准并没有规定适合机采棉,因此,机采棉的质量和等级的评定存在很大的随意性,这对纺织企业来说是好事,但不利于目前生产加工水平下的棉花生产企业增加经济效益。

推广大面积机采棉技术已是我国棉花产业的大势所趋,如果不及时建立适合于机采棉的质量标准体系,将势必继续给机采棉进入销售市场造成困难,影响棉农和棉花生产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生产积极性,也不利于我国棉花产业与国际棉花市场接轨。只有建立机采棉的质量标准体系,让标准来指导生产,才能促进机采棉的健康发展,实现我国棉花产业的规模化和现代化。